图说: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面临大考。来源:网络
新能源汽车企业新年将面临一场大考。针对行业内部滋生出的“骗补”乱象,财政部将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对2013-2015年度获得过补贴的9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全方位“体检”,重点检查获得补贴的新能源汽车与公告信息是否一致;销售数量是否真实,是否存在售后回购、虚假交易以及售价虚高等。
2015年,在补贴政策刺激下,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生产大国。然而,近来曝出的骗税丑闻给过热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泼了一盆冷水。去年,国家和地方针对新能源的补贴多达300亿元,但由于政策粗放,缺乏完善的监管措施,使得部分厂家利用国家补贴政策漏洞,大肆“骗补”,生产大量低质量新能源车,自产自购,不上牌,不上路,只是为市场烧了一把虚火。
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没有严格的产品参数、质量检验等标准区分,这种一刀切的补贴使真正刻苦攻坚、研发创新的企业吃了亏,肥了钻空子的车企。从去年开始,国家就制定了新能源车补贴退坡政策,从2017年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逐步下调。受此影响,上海新能源汽车2016年的补贴政策迟迟没有落地。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很多车商已悄悄暂停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只有上汽等个别车商通过企业垫资的方式继续卖车。
“地方和国家的补贴都是由企业申领的,如果按照去年的价格销售,万一领不到补贴,费用就需要企业自己承担。”一家新能源车4S店工作人员透露,从去年年底以来,比亚迪、奇瑞、北汽、江淮等新能源汽车都暂停了销售,等待政策落地。不过,也有车企在政策空档期加大推广。上汽乘用车已明确表示,如果地方补贴退坡,退坡部分将由企业承担,并追加了至少1万元的企业补贴。以荣威E550为例,在政策不明的情况下,消费者依然能享受到7.5万元的补贴。(新民晚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