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四年,名噪一时的南京鹰爸何烈胜以他特有的教育方式重回公众视野,这回不是一个,而是一串,其中包括了他3岁的女儿。14名从全国各地招募过来的熊孩子在鹰爸的带领下,脱光了上衣进行“雪地裸身”训练。
鹰爸何烈胜赖以成名的经典案例来自于他自己的儿子。2012年除夕清晨,他领着自己4岁的儿子,在美国纽约-13℃的暴雪中裸跑,迎接2012农历新年。一直到现在,关于这种极限教育的方式是否合理有效果,依然争议很大。支持的认为这能磨砺心志和毅力,冰天雪地里冻上一回没什么大不了的;反对者则以为这是对孩子人身权利的漠视。
我们不否认每种教育方式都有其存在价值,宽松自由有利于创造创新,严厉高压可能更有利于习惯的养成。就个体而言,鹰爸能否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猎鹰,我们不知道。但发生在南京的这种集中营的教育方式是否有效果值得打个问号。不管是什么教育方式都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有效果的。哪怕要搞什么锻炼也是一个科学长期的过程,这么折腾两下恐怕是折腾不出什么名堂来的,而贵在持之以恒。
教育这个东西看起来有很多共性,但具体到个体身上,又不得不面对个性化的差异。同样的方法对这个孩子管用,换一个就未必管用;用在一个人身上是一回事,用在一群人身上是另外一回事。家庭教育、个性化的教育与大众化的教育也是两码事。一两个人身上的成功经验能不能普及,能不能流程化、流水线化,能不能在另外一个孩子身上成功复制,远比想象中的要复杂。一些狼爸虎妈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了解孩子,彼此知根知底,但对别人的孩子不具备这样的优势。狼爸狼妈的孩子能坚持下去,别人的孩子未必能坚持下去。
成长的过程是退三步进一步的取舍,需要不断调整修正,这其中有太多的变数,每一个也许都很细微,但每一个放大到人生之中也许都很重要。那种纯粹的技术手段是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心理历程的。在这样的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恐怕不是方法,而是责任心和爱心。传统的师道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因为它扮演了一个亦父亦师的角色。从这个角度说,其实方法掌握在每个家长手中,掌握在用心的浇灌上,这恰恰是对家长而不是对孩子的,大老远从全国各地前来参加魔鬼训练的家长,只怕是舍本逐末,学个皮毛而已。
带着功利之心是很难做好教育这个细活的。你只有一点点去摸索,才能找到其中的规律。教育也不是走极端、踩钢丝绳,更别指望一炮走红。所以与其去追逐鹰爸虎妈的光环,不如静下心来好好陪伴孩子的成长,做一名合格的家长。本报评论员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