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2月2日电(李苑露)“杭州教育将进一步推进友校结对交流、教师海外研训、海外人才引进、中外合作办学、涉外教育服务、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等,努力满足杭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对国际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的需求,产业转型与提质、投资环境功能配套建设的需求。”此间召开的浙江杭州,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市教育局局长沈建平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十三五”杭州将继续推进教育国际化,为城市国际化夯实基石。
浙江的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如今,浙江所有县(市、区)全部向社会宣布公办中小学招生实现“零择校”,“三残”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符合条件的外省务工人员子女也在浙江全面实现流入地升学……均衡、公平在“十二五”浙江的教育中得到了体现。而杭州,始终列于其第一方阵中。
“今天的杭州教育,已经伴随着城市化进程驶入了快车道,迈入了以优质均衡为主题的‘后普及时代’。”沈建平对杭州教育如此定位说。
如此定位的杭州教育有着它独特的底气和认定。在近两年教育部课题组发布的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价报告显示,杭州在全国城市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居于第一方阵。
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下,沈建平认为,按如今杭州国际化的要求,杭州教育的国际化必须推进,而教育国际化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早在2012年,杭州就提出了构建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体系,至少要有教育多样化、小班化、国际化、信息化。此后,教育国际化一直是杭州教育推行的方向之一。
时至2015年,杭州加入亚洲协会全球城市教育网络(GCEN),成为继上海、香港之后中国第三个加盟城市。同时,杭州建成5个市级海外师训基地,杭州的中小学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学校结对达542对,直属学校“校校有外教”全面实现,并向区县(市)延伸。
沈建平介绍,2015年,杭州还新增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与原有的2校一起,为来自近50个国家的600余名外籍学生提供国际课程学习。此外,杭州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都面向境外学生开放,近800名外籍学生、2000余名港澳台学生随班就读中国课程。
“这可以很好地服务于在杭州创业的外籍人员。”他说,同时,他认为,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决不只限于此,“学校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使得他们的国际视野更开阔。”
在他看来,在教育的国际化交流外,还需要引进整合国际教育资源,以此影响改进我们的课程。而更为深入的是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
普通高中开设外教的英语必修课和小语种选修课,并拓展舞蹈、钢琴、美术等特色学科教学;一些中职学校聘请商务英语和国际酒店管理专业外教;学校逐渐开展国际理解校本课程……通过现有学科渗透、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海外友校研修以及学生社团培育等,杭州将国际化深入基础教育。“在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思维更广阔。”沈建平说道。同时,他也希望,让中国的课程走出国门,相互交流推进。
随着城市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十三五”杭州将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杭州将继续深化跨文化交流与教育协作,实施新一轮“百校结对”、“校校有外教”、国际理解教育、教育国际化示范校创建四大重点项目,并进一步加强教师海外交流研训,拓展海外师训基地。
同时,杭州将积极支持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落户,进一步扩大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规模,推动合作办学从城区向县(市)延伸,从普高向职高拓展。同时,杭州鼓励境外人员子女接受中国课程教育,鼓励杭州中小学校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还将培育和建设40个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创建30所市级教育国际化示范学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