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夹张文祥正在介绍他收藏的红包封。邹瑞玥摄
1月30日,“金猴闹春”——第十届海上年俗风情展30日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拉开帷幕。一场精彩的“三打白骨精”木偶戏揭开了本届年俗展序幕。 邹瑞玥 摄
小观众正在聚精会神地研究“满汉全席”模型玩具。邹瑞玥 摄
中新网上海1月30日电 (记者 邹瑞玥)老上海的年味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了,为了唤醒被冲淡的记忆,重温传统文化的温暖,“金猴闹春”——第十届海上年俗风情展30日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拉开帷幕。
一场精彩的“三打白骨精”木偶戏揭开了本届年俗展序幕,市民书法家一字排开,为市民书写春联,各种年俗用品和老红包、老年画等展览让市民大饱眼福。本次展览将延续至2月29日,时间跨越小年至元宵,涵盖了整个传统意义上的春节。
本次展览延伸并拓展了往届的主题和规模,首次向社会公开征集年俗藏品,并增强了年俗互动娱乐展示,近百件藏品个个“大有来头”。
本次展览包含“吃喝、玩乐、居、饰、礼”五个大类,展示五方杂陈的海派年俗文化。观赏一件件藏品,揭开藏品背后封存多年的上海记忆,透过一件件藏品,看到藏品背后的人物故事及一方水土孕育的一种生活方式。收藏家张文祥带来了他珍藏的老红包,最早的一封清代红包印有孔雀、麒麟等图案。张文祥介绍,中国从唐朝开始就有红包了,最早是长辈给小辈,有驱赶“邪物鬼怪”的意思,用于贿赂鬼怪,平安度过来年,钱的多少不是很重要。后来演变成了小辈给予年长的人,意为“压岁”,希望老人健康长寿。
83岁的收藏家唐德顺带来的中国四轮猴年邮票格外吸引观众,当天他还特别带来了一封80版猴票的实寄封。他介绍,猴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张生肖邮票,所以它在生肖邮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封实寄封是当时浙江上虞的一位藏友寄给唐德顺本人的,从收藏角度而言其价值比新邮更高。唐德顺还收藏了世界50多个国家的200多种猴年生肖邮票和以猴为主题的邮票。他介绍,2000年之后,由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更多国家开始印制十二生肖的邮票,不少国外的邮票是以中国生肖邮票作为底板进行再度创作。唐老先生退休前是上海十六棉纺织厂高级工程师,精通外文,对外国邮票十分青睐。这些邮票里不仅有写实的猴子,漫画猴,更有享誉世界的美猴王。
展览开幕当天还进行了三场斗鸟斗虫比赛。据悉,非遗手工艺市集、鸟虫竞技、春玩、元宵灯谜等三十多项年俗互动娱乐项目将贯穿近一个月的展览,让更多的市民尤其是年轻人亲身体验,感受海派年俗的文化与情感内涵。元宵节当天的传统文化市集荟萃琴棋书画香酒茶花等各类传统文化展示项目,青年男女还将进行主题游戏互动交友,红红火火闹元宵。元宵节后魔都手帐爱好者们的手帐过年展——“过年七天乐”也将登场。主办方还将年俗文化编撰成小册子发给市民。“我们不仅要将年俗文化展示给大家,还要将不同的过年方式传达给人们,让年轻人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好地传承年俗文化。”上海市群艺馆活动部主任吴榕美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