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忠
邓超自导自演的新片《恶棍天使》 最近遭遇诸多业内差评,票房吸“粉”殆尽后,排片量、票房后续力都远不如同一时档的《老炮儿》。《恶棍天使》 质量确实不尽如人意,反观邓超做演员时,力作频频,并曾凭《烈日灼心》 获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有粉丝疾呼,要求邓超好好做演员。然而,邓超本人对“两栖”的态度依然乐观,并坚持走喜剧路线。
现在有一个概念叫“粉丝电影”,像第一次当导演的郭敬明、邓超等,正是有了庞大的粉丝群体,为他们初执导筒奠定了厚实的票房基础。但是,从艺术和思想性角度来衡量,这些跨界之作乏善可陈(至少对我们这代观众而言)。
著名编剧陆天明曾对邓超的《分手大师》提出严厉批评。他说:“在国产电影中,我还真没有看到过如此恶俗、恶心的作品。如果说我们曾经都讨厌过《三枪拍案惊奇》的烂俗,那么在品质上,《分手》远不及《三枪》。因为《三枪》起码不下流。而《分手》真实地打着喜剧、闹剧的招牌展览、把玩、谑弄一些下流的东西。二是邓超把我刺激到了。他让我目瞪口呆:一个这么优秀的演员为什么要这么搞?他让我忍不住要说些话。他也让我担忧。”陆天明承认,他对邓超、孙俪是很尊敬的。这是两个年轻而又非常有才华、有相当成就的演员,没想到拍出来的电影比剧本更无聊。
郭敬明曾经自负地表示:“上一代导演用老的观念去拍电影,没有提供年轻人想看的电影,观众依然还是会看大导演旧观念的作品,但他们会饥渴,想看更年轻的电影。我的电影适合年轻人的审美口味。”
或许是年龄的差异,同样在票房上取得傲人成绩的徐峥就又有不同的观点。导演处女作《泰囧》取得12亿的高票房后,徐峥却陷入了身份的困惑。“我多么希望能由我来提供创意,找到一个职业编剧来编剧本,再找到一个职业导演,他知道我要什么样的喜剧,我就专心当演员去,找王宝强、黄渤再来一部。”
看过“粉丝电影”,如果连粉丝也让你改行了,我想邓超应该从中总结出前行的经验教训。要制作一部拍给青少年看的“粉丝电影”,作为一个导演和主演,不能不考虑的还有艺术作品“化”字的功能。即为社会奉献文化之力,艺术之力,精神之力,而不仅仅是一掷千金博“粉”笑,各种下三滥搞笑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挠着观众的胳肢窝笑。年轻文艺工作者应该有一定的艺术理想和自我警醒。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通报: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超440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超271亿元。从产业化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和成绩。但是,从电影作为精神产品有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教化功能的角度看,获得高票房的影片中真正兼有口碑的却不多,尤其是关注当下现实的题材稀缺,这是高票房背后令人担忧的现象。从郭敬明到邓超,“粉丝电影”从走红到粉丝渐生不满,也给我们的主流导演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怎么能够拍出年青人喜爱看的影片,拍出与时代同步,但又不只是一味逢迎风尚和浅俗口味的影片。此课题不破,“粉丝电影”终会成为过眼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