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过后,某军械仓库传来喜讯:该仓库自主研发的“弹药托盘化、集装箱化配载”攻关成果通过检验,使弹药装载效率比以往大幅提升。
今日之喜源于昨日之痛。去年,这个仓库在一次重大演训中,同时受领大批量、多品种弹药供应保障任务。由于通用弹药品种多、包装大小不一,弹药的配载只能靠人工计算,影响了保障效率,最终他们未按时间节点到达指定地域。
痛定思痛,该部把优化配载、提升保障效率作为重难点来攻关,力图打破传统保障方式,提升装备保障力。
说干就干,他们为库存的弹药逐一办理了“身份证”,建立了“电子信息档案”存入数据库;与北京某软件公司合作研发“弹药托盘化配载”软件,自动设计各类弹药托盘的存放办法;并结合弹药装载实际,精选了3款简便易用的“四开门”集装箱,使保障效率大幅提升。
“以前需3个人耗时50分钟计算的配载方案,现在只需敲一下键盘即可自动生成,并形成3D示意图,官兵可以直观、高效地进行配载。”弹药助理员祁明涛深有体会地说。在随后的演习中,弹药队以精准、高效的供应保障,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郭俊青 詹志平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