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发布全球主权信用风险展望:结构性改革支撑中国主权信用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大公27日发布《2016年全球主权信用风险展望》称,今年大批新兴市场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将不同程度上升,高负债发达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则继续高位积累并出现分化趋势。同时,中国的结构性改革将对其主权信用提供支撑。
大公判断,2016年全球主权信用风险呈现五个主要发展趋势。
一是全球主权债务风险继续高位积累,并逐渐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高负债发达国家呈现一定分化趋势。美联储在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期间释放的大量资本,在美联储启动加息进程后将回流美国,这将对全球汇率、利率体系和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冲击,使得外部账户较为脆弱的国家面临压力。
二是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负担的不可持续性并未改变,来自金融体系的或有负债压力有增无减。初级结构性财政赤字长期存在和利息负担上升使美国联邦政府债务难以进入下行通道。而由于自身难以实现去杠杆化,美政府应对下次金融危机的财政缓冲空间已大幅缩小。
三是中国各级政府债务负担继续上升,但结构性改革的正面前景将对主权信用起到支撑作用。大公认为,长期看,中国政府偿债能力在经历本次调整后将得到巩固和提升。城市化快速推进和稳妥的去库存措施能够逐渐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一带一路”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将从广度和深度突破经济空间局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创造上升空间。
四是新兴市场国家结构脆弱性逐渐暴露,未来能否及时调整经济结构、主动化解风险将成为稳定其主权信用安全的关键。
五是欧元区和日本为维持政府偿债能力将继续深陷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泥潭,日本对此依赖尤为严重。欧元区各成员国在政策选择上倾向于经济增长与缓和社会矛盾,未来进一步削减财政赤字和债务的难度加大。而经济增长潜力持续下降则使日本政府未来或将继续依赖财政扩张维持经济增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