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比利时商人眼中的中国变迁
2016-01-27 15:05:46
 

  新华网北京1月27日电 彼得·克劳斯是比利时根特一位成功商人,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中国通”。

  自上世纪80年代,他就将目光投向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从事对华贸易近30年来,每年两三次的中国行让他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变。

【封闭+神秘】

  80年代早期,克劳斯在比利时开了一家服装公司。为控制成本,像很多其他欧洲商人一样,克劳斯将生产线放在远东市场。

  1988年,在香港寻觅生产商的他偶尔听说了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于是勇敢而年轻的克劳斯辗转来到广州。

  “当时的中国大陆还相对封闭和神秘,每次都像去探险一样,”克劳斯回忆说。他还记得,由于几乎没人能讲英语,所有事情办起来都很复杂,比如坐火车、公交,预定酒店等。

  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当时的广交会,所有产品不是按类别而是按区域来展示。尤其山东展区令克劳斯记忆犹新:“展位被一个篱笆围起来,所有商品都混合在一起,比如大米上面挂着鞋,旁边堆着服装、轮胎等。”

  克劳斯回忆说,那时中国刚刚走出计划经济时代,进出口行业仍由国有企业经营。负责展位的工作人员也都是政府工作人员。

  “他们似乎并不是真正对卖东西感兴趣,动机并非如我们所了解的商业企业一般,他们完全不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品味也完全不一样,”克劳斯说。

  但不菲的获益令他有了坚持的动力,在一步步细心的解释沟通之后,他终于和中国建立了商业合作关系。

  【国退民进】

  90年代,克劳斯更加频繁到访中国,他的合作伙伴从国有企业变成了私人加工厂。

  克劳斯说,中国人勤奋好学,在出口贸易方面进步得特别快。这时,从威海政府部门“下海”的周业亮成为了克劳斯的生产商。“他非常聪明,我们的沟通和合作非常顺利和愉快。”

  从此,克劳斯把服装设计团队放在比利时,将产品生产线放在中国,公司越做越大,赚取了丰厚利润。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私营企业的数量渐渐多起来,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尤其快,通过修路、修桥,构建出越来越完善的交通系统。”

  他举例说,以前坐飞机从比利时到中国需转机至少两次,至少四十几个小时,现在十多个小时,就能从布鲁塞尔到北京。

  【合作共赢】

  克劳斯与中国的生意顺风顺水,同时也嗅探到欧洲经济的潜在风险,在金融危机到来前将服装公司以“很好的价钱”转手了。

  近年来,欧洲经济逐渐复苏,中欧领导人频繁互访,中欧关系持续升温,中欧经贸往来继续加强。

  2014年,本想抱着老本养老的克劳斯又坐不住了,与昔日的中国生意合作伙伴周业亮再次联手,以各出资一半的形式合作开了公司。

  “中国市场之大我有切身体会。曾经它是我的进口原产地,现在它是我的出口目的地了,”克劳斯说,高品质的欧洲食品在中国很有市场。

  周业亮则是为了开拓新商机,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他也想到欧洲创业。

  克劳斯强调,中国商人走出来必然会面临法律、税务和文化差异等一系列风险,寻找一位熟悉当地规则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

  “克劳斯要求公司给所有出口食品买下100万欧元的保险以规避风险,中国商人很少这样做,”周业亮说。

  作为一名“中国通”,克劳斯非常理解中国人目前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出于欧洲商人一贯的严谨和负责,他要求采购产品必须全部送到欧洲的权威实验室检测,拿到食品安全报告之后才可以出口。

  克劳斯说,中国人的勤奋与欧洲人的严谨相辅相成,这也许可以成为很多想走出来的中国企业借鉴的模式。(记者赵小娜、帅蓉,编辑王宗凯、杜静,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