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辽宁舰出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 新华社发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1月21日登载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教授詹姆斯·霍姆斯文章《中国会变成一个航母超级大国吗?》,认为中国在建的第二艘航空母舰将按照“建造一点,测试一点,收益良多”的模式,在辽宁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全文如下:
新年前夜,中国军方证实了一个没有严格保守的秘密——中国正在建造第二艘航空母舰。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艘航母的硬件,然后再分析一下它的作战和战略目的。这将是一艘什么样的航母?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报道称,这将是一艘与辽宁舰“完全不同”的航母。恕我多疑。除非解放军得出结论,认为辽宁舰这艘苏联设计的航母是一堆垃圾,否则新的航母将由辽宁舰演化而来。它将在辽宁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吸收从操作中国第一艘航母中获得的经验。
这艘航母不应当完全不同。海军都通过在海上操作船只来进行学习。海军设计师可以设想出一种理论上看起来非常不错的概念,但是在造船厂把设计蓝图变成钢铁打造的船只后,海员们必须对这种概念进行检验。将船只开到海上,并一步步对船只进行检验是对设计进行检测的唯一方式。投入实战则是判断一艘军舰性能的真正手段。如果不进行实战检验,在海上长时间航行,开展飞行行动,并模拟作战会是最好的替代方式。
这就是辽宁舰对中国海军的贡献。解放军的船员现在已经在海上操作辽宁舰有三年多的时间了,积累的数据既表明了这艘航母的优点,也暴露了它的缺陷。造船厂将把这些发现纳入第二艘航母的建造之中,吸收辽宁舰最好的特色,同时摒弃或者修改其最糟糕的设计。
当这艘新航母奔赴海上后,他们还会重复这一过程,评估它的性能并改进未来的设计。不断改进的过程将持续下去,直到有一天解放军找到一种完全满意的设计。那时中国的造船厂就可以进入大规模生产,制造出基本上相同型号的航母。
已故海军少将韦恩·迈耶所说的“建造一点,测试一点,收益良多”的模式符合中国长期以来进行舰队测试的谨慎做法。例如,解放军在21世纪的最初十年建造了多个级别的导弹驱逐舰,每个级别仅建造几艘。从测试这些初期的导弹驱逐舰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就应用到了052D“旅洋”Ⅲ级驱逐舰上,这种驱逐舰几年前进入批量生产,而且有望成为未来几十年中国海军的主力驱逐舰。
这种逐步升级的做法对于航母也适用。如果新航母是辽宁舰的改造版的话,它大概有着差不多相同的排水量。事实上,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声称,这艘航母的排水量“约为5万吨级”。直言不讳,对不对?
未必。海军的造船数据有很多花样。船只有“空载”、“标准”和“满载”排水量之分。空载排水量指的是船上不搭载人员、补给、燃料以及弹药时的排水量,换句话说就是空船时的重量。而满载排水量则意味着船上搭载全部人员和全部补给时的排水量。标准排水量则介于两者之间。那中国的航母到底是哪一种?
没有人说过这一点,如果新的航母满载排水量为5万吨,那它的大小基本上就和美国海军最新型的“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相差无几。如果解放军的这艘航母的空载排水量为5万吨,那它的大小就和辽宁舰差不多。
最保险的猜测就是解放军在建造航母时正在遵循其舰队试验传统。这十有八九意味着一艘满载排水量大约在6.5万吨的航母,与辽宁舰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