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济南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人大代表面复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日趋突出。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呢?代表傅强建议加快社会养老建设步伐。改变养老消费和需求、鼓励各类企业开发养老产业,并将全市的养老单位汇编成册向社会推荐。但目前养老产业面对的问题还有不少。
在答复傅强建议时,济南市民政局提供了一组数据,截至2015年底,济南市户籍人口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120 . 1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9 . 21%。预计至2020年,老年人口数将达到16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
而截至目前,济南共有养老机构167家,其中敬老院78家,老年公寓89家。其中社会力量兴办老年公寓82家,占老年公寓总数92%。
山东济南养老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已经竣工,近期投用。平阴、济南社会福利中心已经投入使用,商河、槐荫社会福利中心主体已完工,市中社会福利中心已经立项并开工建设。建成后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老年人服务需求。
根据济南十三五规划要求,今年济南还需完成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但是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依然问题不少。
据介绍,目前济南养老机构缺乏明确项目定点布局规划。同时对老城区新建、改扩建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细则。
据了解,近年来有不少国内外投资商、社会力量来济南咨询养老项目和政策,但项目立项、落地建设的仅有5家。
社会力量建设的乏力从用地上也能反映出来。去年省国土资源厅、省民政厅分配给济南市375亩的养老服务用地指标,最后落地新增用地只有102 . 3亩。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市级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养老机构建设单位在项目选址上难以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导致项目难以落地。政府部门之间有些政策规定相互矛盾,影响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此外,民营和公办养老机构很难竞争,缺乏公平性。据了解,目前由济南市民政局牵头、市发改委、城乡建设委等8部门参与编制的《济南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年)》将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同时制定出台加强专项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打通制约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此外,济南将发挥省会城市医疗资源优势,推动医疗、养老资源结合,按照产业化方向发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从单纯供养办院模式向构建养老、照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转变。
对于民间资本开办的养老机构,其内设的医疗机构在符合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定点条件下,可以申请纳入定点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