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通讯:“大洋一号”科考船在西南印度洋的“赶海”
2016-01-21 10:47:00
 

  当地时间1月17日,中国科考船“大洋一号”在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进行抓斗作业,抓取到3221米深海底质玄武岩和沉积物,以了解区域地质背景,了解区域成矿条件。 中新社记者 董冠洋 摄

  中新社“大洋一号”1月21日电 题:“大洋一号”科考船在西南印度洋的“赶海”

  中新社记者 董冠洋

  “多波束,多波束,抓斗出水,请打点记录”,大洋39航次首席助理任峰在对讲机中话音未落,采样的科考队员已早早在后甲板上等候。

  电视抓斗带回的是沉睡在3000余米深海的岩石和沉积物样品,后甲板上生物、化学、地质组的科考队员们采样繁忙,恰似一场“赶海”——渔船满载而归,带回大海的馈赠,完成人们守候的梦想。

  自“大洋一号”15日抵达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作业区以来,海况持续恶劣,风力达7级以上,浪高达4.5米左右。即便如此,首席科学家李怀明对作业的部署争分夺秒。在确保人员、设备安全的前提下,至20日清晨,本航段已经完成6次电视抓斗取样作业,2条多波束测线探测海底地形,1次摄像拖体作业,并释放了一条锚系的回收信号。

  不同于走航期间船舱里轻快活泼,作业开始后,“大洋一号”的气氛紧张有序。17日,海况刚刚好转,抓斗作业立即启动。船尾甲板是向深海下放抓斗的区域,船尾并无栏杆,直通大海。眼前的涌浪如层峦叠嶂,深蓝的海水拍打着船舷,船体在浪涌中上下起伏,视线延伸至天际,远处的海平面忽高忽低。

  抓斗下水见底后,李怀明回到深拖实验室,聚精会神地盯着抓斗上载摄像头传输回的画面,仔细辨认着底质岩石或沉积物的类型和科考价值,判断抓取时机。

  根据2011年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署的《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在15年合同期内,中国享有西南印度洋脊1万平方公里海域的专属勘探权。中国将合同区划分为100个区块,本航次将在合同区19个区块约1900平方公里区域内寻找矿化异常区。

  “这里是之前没有做过调查的新区块,所以我们主要探测是否存在矿化异常并圈定范围”,李怀明对中新社记者介绍。

  近日的抓斗作业获取了1500米至3000余米海底的岩石和沉积物样品。“采集沉积物样品是为了解其中主要金属元素的含量,推断附近是否存在热液活动”,地质组组长梁锦对记者介绍。

  “抓取样品就像拼图,每块岩石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片;也像讲一个大故事,需要许多小细节的支撑”,李怀明对记者解释,虽然一块岩石、一斗沉积物不能得出关于多金属硫化物分布的结论,但每一区块的数据将为研究整个区域的成矿条件提供大背景。

  除了地质取样,生物组、化学组也在样品中“分一杯羹”。科考队员金敏介绍,一部分沉积物样品将冷冻保存带回陆地提取总DNA,寻找能为人类所用的潜在基因资源;另一部分将在4摄氏度环境下保存,分离培养具有特殊功能的菌株资源,用于甲醛、石油、塑料等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我会先用不同孔径的网筛筛出生物样品,再用甲醛或酒精固定在瓶中,带回做进一步研究”,生物组组长黄丁勇的样品目标是底栖生物,研究目的是给深海洋底做“体检”,为未来开采海底矿产做环境背景调查,并了解热液口附近生物群落的特质。

  从17日清晨7时开始抓斗任务,科考作业是24小时不间断。当晚11点,给抓斗充电完毕的科考队员吴涛才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到住舱;虽然自己负责的设备尚未启动作业,首席助理王渊已经忙前忙后地协助安装、调试各种勘探仪器、浮球、冲洗甲板,一刻未停;地质样品描述员张鹏、张可欣在完成一天的取样记录后,仍在凌晨参与抓斗下水、观测记录等作业。

  这只是船上71名船队员全心全力投入科考的缩影。专注、耐心、一丝不苟是他们的标签,背后支撑他们的是对科学探索的信念和对深海大洋的敬畏。

  按照计划,20日起,作业组将回收锚系,并在中国的玉皇热液区开展中深孔岩心取样钻机和作业深度为4000米的热液硫化物瞬变电磁综合探测系统作业。(完)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