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北京老规矩为啥特别多?原因之一在于曾是几朝古都
2016-01-20 15:47:00
 

  人活一世是要有规矩的,有礼数有体统,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句俗话叫:“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出爹的教导。”著名京味作家刘一达写有《北京老规矩》一书,书中介绍的200多条老规矩是他从收集的4000多条老规矩中精简出来的。提到老规矩,刘一达有自己的许多感慨。

  为何要重提老规矩?

  刘一达说到梳理北京老规矩的缘由时介绍,2014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是《北京老规矩》,这看似简单的题目可着实难倒了一大批考生,大家不禁感慨:“这些年谁还讲老规矩?别说老规矩了,新规矩我们都不懂!”

  2015年底,一部京味电影《老炮儿》的上映,再次引起了大家对“规矩”、“礼数”的关注。比如一开场,关于问路这么一个小事,一小伙子钻北京胡同,迷了路,不知道该怎么走,向六爷打听,上来第一句就:“哎,问一下……”

  六爷的一句“懂得规矩吗?怎么说话的”,言简意赅,却把当下普遍存在的“礼貌”问题曝光于众,其实我们回想一下,又有多少这样的“小伙子”不懂得礼貌的问题呢?这样一个很小的细节反映了当今社会的“通病”:很多年轻人说话没大没小,对岁数大的长辈指手画脚。这些其实就是很多老北京人特别受不了的“没规矩”。

  一些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缺失了待人接物最基本的“礼貌规矩”,他们信马由缰、信口开河,甚至把“不礼貌”当成一种荣耀。影片中那位与“小飞”一起的兄弟,竟然不知最起码的“尊老爱幼”,当着众人的面给了“六爷”一记响亮的耳光,这种举动竟然还得到了同伴的附和,这怎能不是一种社会怪象?

  电影的开头用了很多场景表现老北京人的礼儿面儿,以及六爷对这些的重视。比如邻居问六爷要葱还不忘说一句“有您的一份儿”,这就是老北京平时打照面应有的。

  关于六爷的规矩,确切的说是他信守的道在当代已格格不入这一点,从六爷许多观念的滞后这些细节也有侧面展现。比如六爷不识法拉利,以为修理法拉利的价格跟他过去对别的车的认识一样。他在修车厂跟小飞他们讲着自己的规矩和茬架方式,几乎满堂哄笑。不知是笑六爷一把年纪身子骨都不好仍想螳臂当车的不自量力,还是笑六爷所提出的规矩太过江湖小说风。

  北京老规矩为啥特别多?

  北京人向来就是特别“讲究”的一个群体,失了啥不能失了礼节,问路您得叫声好听的,还得加个“您”。其实,这还真不是北京人事儿多,就是一种习惯、一种礼貌。多一个称谓,客气一点,大家听着都舒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要是这北京城圈子里的人就一定得讲规矩,这规矩就是北京人常说的一句埋怨话,“您瞅这人,嘿,怎么连个礼儿面儿都不懂啊。”老北京人都是从小就立规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娃娃抓起”。早年间,家里就是揭不开锅,这些礼儿面儿不能忘,忘了让人笑话。一早出门无论您碰上谁,街坊也好,同事也罢,一照面儿就得打招呼, “起了您恁”,“起了”;“喝了吗您”,“刚喝过”,“得,我那儿正沏着呢,没喝我那儿喝去”……

  刘一达告诉记者,老北京人的礼儿多是出了名的,原因之一在于北京曾是几朝古都,皇帝和官员们根深蒂固的规制思想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并且开花散叶,使得老百姓们耳濡目染,渐渐的把各种规制、原则,演绎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乃至思想中来。

  因此北京人的讲究里,最重要的就是礼数:小至待人接物,大到婚丧嫁娶,礼数总是不可少的,北京人最怕别人说的就是“这人怎么那么不懂规矩啊”。对于他们来说,没规矩是没教养所致。没规矩只是一个人在现眼,没教养则是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整体教育问题了。

  除了地理位置上的原因之外,北京老规矩多还因为它是汉族和满族两个民族的规矩融合的产物。老北京旗人,向有“尊上、敬老、好客、守信”的美德和传统,且有严格的礼节,要么怎么留下满族人“规矩多”、“礼儿多”等说道儿呢。

  北京有哪些独有的老规矩?

  作为首都,北京是全国的首善之区,很多风尚和规矩带有示范功能,为全国各地所效仿,因此北京的风气风尚直接影响着全国。汉代有首民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这说的是都城的妇女如果流行某种打扮,那么其他城市的妇女就要效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这是针对服装打扮而言,举一反三,其实规矩也是如此。北京的老规矩,可以说是全国的“通用粮票”,换句话说,北京老规矩也是其他地方的老规矩。

  所谓老规矩,如果细分的话,主要可分为四类:一是家规,即家庭或家族定的规矩;二是社会交往的规矩;三是社会场所的规矩,比如交通法规、乘坐地铁的规定、影剧院的相关规定;四是行规,也叫门规,即各行各业、各门各派、三教九流的规矩。我们通常说的老规矩,主要是指家规和社会交往的规矩。

  那么有没有北京独有的老规矩呢?当然是有的,比如每天向长辈请安的规矩。请安,这一礼节来自满族,而且,只有男人行此礼才叫请安。这个“安”怎么个“请”法,也就是用什么姿势行礼,是有很多讲究的。《清文汇书》对满族礼节的规矩有具体要求,通常先放垂袖头,左脚略向前移,右脚向后并屈膝,到离地只有一寸的位置,再用双手按左膝,头略低,然后再慢慢起身。

  到了清末,随着清政府的衰微和世风的改变,请安的姿势也不那么讲究了。旗人之间,日常见了面,一般都改请“单腿安”了,也就是俗称的“打千儿”,即右手向前往下伸,接近地面,同时弯腰,右腿屈膝,左腿略屈,比“双腿安”显得随意一些。

  辛亥革命之后,半跪半蹲的请安姿势逐渐消失了,但请安作为一种礼节和家庭规矩,在满族人家中依然流行,只不过,请安变成了一种问候,不用再摆什么姿势了。

  与此同时,请安这个词,作为问候的同义词,也纳入老北京话之列。平时,老北京人见了面,往往要说:“二爷好呀!我这儿给您请安了。”

  这个“请安”相当于“问安”,意思是:“我这儿向您问好了。”

  老规矩过时了吗?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的生活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了,讲这些老规矩和旧礼教有意义吗?当然是有必要的,因为有些规矩永远不会过时。正是在快节奏、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礼教、礼数、礼仪以及老规矩新规矩显得尤为重要。

  刘一达说,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礼关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新时期流行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叫“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懂规矩。有多少高学历的年轻人,因为不懂礼数,在言谈举止中给别人造成不好的印象,从而与好的工作失之交臂。

  然而,并不是所有老规矩都需要继承和遵循。比如早晨起来给老人倒夜壶、沏早茶等规矩,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确实已经过时。但尊老敬贤、孝敬父母、长幼有序等核心内容,到什么时候也得讲。

  据刘一达介绍,老北京有条老规矩是吃饭的时候不对着镜子、不要东张西望,按照以前的说法是因为人对着镜子吃饭会把吃饱饭的福气给照走。抛开这些迷信的说法不论,吃饭不照镜子还是合乎养生的科学因素的,因为照镜子肯定会分散注意力,影响食欲。

  其实,很多老规矩都可以举一反三。比如,现在很多人吃饭的时候都拿着手机,边看边吃,老规矩里虽然并没有关于吃饭不能看手机的说法,但是老规矩里早就有吃饭不能东张西望、不能打打闹闹的说法。从这个角度来说,老规矩衍生出来的新规矩,也是现代社会所必须遵循的。文/陈品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法制晚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