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外媒:农村和国企是中国缓解失业问题的减震器
2016-01-17 09:32:00
 

  外媒称,尽管最近的股市暴跌和人民币汇率大跌吸引了全球注意力,但经济增长放慢对就业的影响对中国政府而言是个更敏感的问题。

  据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1月15日报道,根据政府对31座大城市进行的最新调查,2015年伊始的失业率为5.1%,9月底的失业率仅升至5.2%。制造业企业显然在裁员:受到密切关注的财新制造业数据显示,制造业指数在去年12月降至47.3,这是连续第26个月低于50——50是增长与衰退的分水岭。但是财新的数字显示,对占整体经济份额高于制造业的服务业来说,就业指数在去年12月达到51.3,高于去年8月的低点(50.1)。这是增长的迹象。

  报道称,就业数据被中国独有的两个减震器美化了。首先,户口登记制度意味着,进城务工的约2.7亿名农民工不能享有在这些城市永久居住的权利,更不用说领取失业保险了。他们失业后一般会回到原籍,通常是在农村,而且他们不会被统计在失业人口中。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之时,数千万农民工回到农村种地或是在村子里做些零敲碎打的活计,赚取微薄的家用。这一次并没有出现像上一次那样的返乡潮,但农村仍然是一个可以帮助消化失业人口的安全阀。

  报道称,另一个减震器是从一开始就妨碍经济发展事物之一:国有企业。私企管理得更好,利润也更高,但是拥有政治背景的国企融资的难度要小得过,而且支配着从能源到交通的一系列受到限制的部门。它们也因为享有这些特权而负有政治责任,包括通过尽量避免裁员来帮助维护社会稳定。在军队按照现代化设想而计划裁员30万人之际,政府上个月提醒国企说,它们必须把职位空缺的5%用来安置转业军人。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发布的工作文件中,分析人士提到有迹象显示“产能过剩部门的劳动力积压问题日趋严重”,劳动力积压可以通过牺牲高效生产来掩盖失业问题。但是,就算是国企也有资源耗尽的时候。几乎无望扭亏为盈的企业现在正开始裁员。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去年9月表示将裁员10万人,几乎占其员工总数的一半。

  报道称,中国经济按理说可以容纳许多失业人员。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在2012年达到峰值,因此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条件下,现在的就业竞争比之前还要缓和一些。与此同时,尽管经济增速放慢,经济向服务业的倾斜——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不如工业高——也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服务业大概占到中国去年GDP的一半以上,这还是数十年来的头一遭,而且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仍在增加:2015年前三季度的服务业产出同比增加11.6%,制造业产出同比仅增加1.2%。

  据央行估计,如果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2015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实际上增加了更多),经济减速的幅度就可能为近0.5个百分点,但是仍然可以创造和2014年一样多的新就业机会。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全中国的就业中心仍然存在劳动力短缺的状况:平均每位求职者对应着1.09个空缺职位。对于那些希望在会计师事务所或是餐馆就业的求职者来说,机会是大量的。

  报道称,船企工人和煤矿工人面临的问题是,许多服务业的工作都是面向年龄较低、学历更高的求职者的,而他们能够找到的工作——无论是看门人还是厨师——通常比他们现在的工作支付的薪水少。政府曾承诺要为产业失业工人提供再培训,但是能起到的帮助作用有限。仪征人才服务中心的一位招聘人员说:“这些失业人员中的大多数没法从靠体力吃饭改为靠脑力吃饭。”(编译/冯雪)

资料图片:招聘会现场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参考消息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