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义乌1月15日电 题:不落幕的繁华:浙江义乌与中东的小商品“大经济”
中新社记者 王逸飞 李婷婷
不足10℃的气温,让浙江义乌这座小城少了许多喧嚣。而在这座城市的东北部,有一座“城中之城”却从不寂寞。营业面积超550万平方米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是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满目琳琅的商品吸引着中外客商熙熙攘攘,一年到头不见停歇。尤其是每年近50万人次的境外采购客商规模,让其有着十足的“国际范儿”。
商户刘军明刚接待完一位中东客商,便忙起订单发货的事情,“这两天都有发往伊拉克和埃及的卫浴订单,我们在中东的市场已占到整个外贸销售的35%”。这也是如今义乌小商品经济的缩影:中东成为义乌小商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今年前11个月,义乌对中东及埃及出口超118亿美元,占该市总出口额的近四成。小商品,正换来“大经济”。
说起义乌小商品与中东市场的渊源,还要追溯到20多年前。
义乌市商务局出口贸易科负责人陈铁军说,上世纪90年代起,义乌小商品市场逐步加大开放力度,向外向型经济过渡,也正是在那段时间,义乌开始与中东产生联系,大量中东客商的目光从珠三角转向长三角。
浙江星宝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吉英对此记忆犹新。1998年她来到义乌准备做伞业内销生意,然而初到不久便连续接到来自中东地区的订单,这促使让她决定将重心转向外贸。她还专门报了补习班学习英语和阿拉伯语。
张吉英说,现在遇到最多的依然是中东客商,发往阿联酋、伊朗等地的货量依然很大,中东市场非常稳定。
今年前11月,义乌对中东和埃及分别实现出口金额106亿美元和12亿美元,分别较三年前增长334%和444%。在11月义乌出口前十国家和地区名单中,伊拉克、阿联酋、伊朗、埃及、沙特占据五席。从出口商品分类看,服装及附件、餐厨用具、鞋帽伞三类商品,最受中东市场欢迎。
另一方面,随着义乌小商品在中东的畅销,越来越多的中东商贾也开始扎根义乌。
51岁的义乌埃及商会会长萨米尔15年前来到中国,从事外贸生意。他说,自己一年有95%的时间在义乌,这里是他第二个家。用他的话说,中东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生意。
目前,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其中,像萨米尔这样的中东商人占比超过三成。他们设立超过210家外资企业、结交中国朋友、展示异域风情,用自己的方式为义乌和中东的经贸合作“添砖加瓦”。
萨米尔也讲述了他留在义乌的理由。他说,义乌可以根据中东市场的不同需求、风俗,提供不同价位甚至专门定制产品,同时便利的贸易政策和平等的贸易环境也是他看重的。
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让中国与中东开启贸易往来。而今这种往来正在义乌以更加频繁、更大规模的姿态日日上演,演绎着不落幕的繁华。对于未来,萨米尔也充满期待:“中国的‘一带一路’让我们看到了更好的外贸前景,希望有更多的商人可以加入进来,促进各国的贸易繁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