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人类探测器首登“月背”寄望嫦娥四号
2016-01-15 03:31:00
 

  原标题:人类探测器首登“月背”寄望嫦娥四号

  本报讯(记者 童曙泉)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刘继忠昨天透露,嫦娥四号任务已审议通过,进入正式实施阶段,预计2018年发射。嫦娥四号将有望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的梦想。普通公众也有机会把自己的创意礼物,通过嫦娥四号带到月球背面。

  据介绍,嫦娥三号登月成功后,国防科工局牵头组织各有关单位开展月球探测后续任务的论证,特别是嫦娥四号实施方案调整的论证工作。为体现原创性及科学价值,经过反复比较,确定着陆器和巡视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就位和巡视探测,并增加中继卫星在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进行中继通信的实施方案。

  刘继忠介绍,通过实施嫦娥三号任务,我国已经具备开展月球背面探测的科学和技术基础,并形成了主要产品。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同时也将实现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由追随到引领的跨越。

  由于月球自转周期与其绕地球公转周期相同,因此月球始终会有一面是背朝地球的,被称为月球背面。之前,人类所有的有人和无人月表着陆探测都是在月球正面开展,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月球背面着陆探测。

  嫦娥四号还将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地月L2点对地对月中继通信。地月L2点是地月系统引力平衡点之一,始终对月球背面和地球同时可见。在这一位置,开展月球背面着陆器、巡视器和地球测控站、数据接收站之间的测控、数传中继,将有力保障工程任务顺利实施。

  刘继忠表示,嫦娥四号可为我国科学工作者提供难得的空间科学研究平台。例如,利用月球背面屏蔽地球无线电干扰的独特条件,开展空间科学领域最前沿的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有望填补空白。利用月球背面保存的最古老月壳岩石的独特条件开展地质特征调查,有望在国际上首次建立集地形地貌、浅层结构、物质成分于一体的综合地质剖面和演化模型,获得对月球早期演化历史的新认知。

  为加强国际合作,中国还向国际社会发布了科学载荷合作意向书,与近十个有参与意向的国家或航天组织取得了联系。最终,嫦娥四号上有望搭载一至两台国际载荷,将其打造成提升中国航天影响力和领导地位的国际合作平台。

  此外,嫦娥四号还面向全国大、中学生,以及科技爱好者发出搭载创意“征集令”,征集创新性突出、科普效果好,可工作在探月着陆器、巡视器和中继卫星上,用于探测活动、科学实验或技术试验的载荷。按照要求,创意设计的单台工作载荷或者联合工作载荷组的总重量不超过3公斤、工作功率不超过20瓦,还要能够耐受真空环境,适应舱内-50℃至70℃的设备存储温度范围。征集截至2016年3月31日。

  届时,公众创意设计的载荷将作为“礼物”与嫦娥四号一起探访月背,并通过卫星信号向公众演示载荷的工作情况。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