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4日电 (孙希利张俊张新庄)在当前的低油价“寒冬期”,西北油田通过打造效益型油公司模式破解低油价困局,2015年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生产原油703万吨,超产3万吨,天然气生产16亿方,超销5000万方,开发成本创历史新低,同比去年每桶下降6.2美元。
向管理要效益
2015年,西北油田有针对性的组建了油气勘探管理部、油气开发管理部等专业管理部门,同时推进采油(气)厂及采油(气)管理区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打造以效益为主要导向的开发管理机构。年初设立32个保效增效项目组,向各个工作环节要效益,至11月底就提前完成年度增效目标的103.9%。全年累计增效1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7%。
相比低迷油价,今年西北油田积极发挥天然气成本低、效益好的优势,年初编制超产方案,通过试采、挖潜力井等环节,实现超产超销。今年生产天然气16亿方,商品气量12.5亿方,超销5000万方。
开发方面对潜力点进行星级评价,并按照评价结果实施开发措施,不仅提高了措施成功率,还降低了措施成本。2015年,同比措施有效率提高5%,单井日增油提高0.4吨,吨油成本降低237元。同时积极推进储量、产量、工作量、投资、成本和效益“六统一”管理方式,使单井钻采投资同比下降252万元,开发成本同比下降6.2美元/桶。
向科技要产量
科技创新历来是西北油田发展的动力引擎,注水替油、注气替油等多种增油技术在2015年里喜获丰收。
在2005年,西北油田就将大量油田处理水注入地层循环利用,通过驱替结合实现以水换油。“今年注水替油措施较计划减少注水24万方,多增油1.5万吨,全年累计增油38.60万吨。2005年至今已累增油469万吨。”开发部副处长田鹏介绍说。
注气替油技术经过近三年的不断优化与发展,至今已经取得硕果累累,三年多累计增油近100万吨。仅今年注气就达262轮次,增油43万吨,较计划多增油1万吨。通过自主研发的电驱注气等降本方式,使成本减少7030万元。
向智能化要效率
前期,西北油田智能化管道项目正式启动,目前已经完成数据采集和方案设计工作。在不久的将来,该公司735公里的外输管道就能够实现自动收集生产数据和自我检测等智能化功能,工作效率提升数倍。
2015年,西北油田1772口油气井在的四家采油气厂的数个监控中心里实现了生产信息实时传播,1000余视频监控点提供的清晰图像交替显示在监控大屏上,千里油区如同长了“千里眼”,油气井信息化占比达93%。
“如今,我们已经把油田4000余平方公里的采油井站空间变成了零距离,主要的采油气单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运行信息化、安全管理可视化,使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提升一倍以上,每年减员增效超5000万元。”信息中心主任蒋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