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的庖厨图
倪方六
再过两天,就是传统的腊八节了。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八日。“腊八节”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一般认为,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最权威的《辞海》即持此观点:“腊八,佛教节日,相传夏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中国汉族地区佛寺常于此日举行诵经等纪念活动……”其实,腊八之所以能形成节日,与中国早期的“腊日”节俗有关……
腊日作为祭祀的节日始于先秦
《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在早期,中国人在腊月初八这天过的是“腊日”节。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腊日是祭祀的节日,在先秦时已形成。《史记·秦本纪》中有这样的说法:“十二年,初腊。”意思是秦惠文君十二年,位于西部的秦国仿效中原地区风俗,第一次举行了腊祭。
更早的时候,腊日并不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即古人所说的“腊有常月而无常日”。汉朝将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定为“腊日”,即《说文·肉部》所谓:“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
从历书上查一下,即可知道“第三个戌日”是哪一天。以2015年来说,冬至是阴历十一月“壬申日”,冬至后第一个戌日是阴历十一月十四“甲戌日”(2015年12月24日),第二个戌日是阴历十一月二十六“丙戌日”(2016年1月5日),第三个戌日是阴历十二月初八“戊戌日”(2016年1月17日)。可见,“第三个戌日”即腊日,正好在腊月初八这天。
“第三个戌日”是汉朝的规定,别的朝代大多是根据各朝的五行属性来确定的。南北朝时,南朝一度将腊日固定在阴历十二月初八;唐朝则是“以大寒后辰日为腊”……
腊日曾被古人视为一年之始
《史记》记载:腊明日“发阳气,故曰初岁”
由于是祭祀的日子,敬畏神灵的古人相当看重腊日。在初八这一天,古人会举行许多活动,如狩猎、游园等。武则天便曾在腊日这天游览上苑,还写下了《腊日宣诏幸上苑》诗:“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那么,中国人是怎么想起过腊日节的?这还要从中国的历法说起。远古时,中国人用的年历是“十月历”,而不是后来的“十二月历”。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记载:“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腊明日,人众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大凡占候年成的好坏,一定要谨慎地占候一年的开始。一年的开始,有的是冬至日,生气刚刚萌发;有的是腊明日,人们过了一年,聚在一起会餐,以引发阳气,所以称为一年的开始。
《史记》中的“腊明日”,就是“十月历”中的一月一日,即元日,也可称为“正岁”、“腊岁”,相当于现代阴历新年。正因古人有在“腊明日”过新年的风俗,才有“人众卒岁,一会饮食”的现象。
为什么后来过年不是放在“腊明日”?司马迁给出的解释是,“正月旦,王者岁首。”意思是新年放在十二月历的正月初一,是帝王规定的。
远古时的“腊日”有五到六天是十月历多出来的时间,平年为五天,闰年为六天,不计在月内,故称为“休废日”。“腊日”过后就是“腊明日”。这种腊日年俗,到东汉时仍有遗留。
唐代腊八节热闹非凡
《腊日》诗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远古腊日新年期间,古人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称为“岁终大祭”。在“十月历”被弃用后,腊日新年的功能和概念也随之消失,但“腊日”这个节日名字和内容却保留了下来,并被移植到“十二月历”的腊日中来。
在唐代,从民间到宫廷都很在意过腊日,并留下大量与腊日有关的诗文。除上面提到的武则天的“腊日诗”外,杜甫、刘禹锡、岑参、卢纶、权德舆等众多唐代文人都留下过以“腊日”为题的作品。如杜甫的《腊日》:“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这首诗写于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十二月,当时诗人回到京城长安,但这年的腊日气温反常,像春天来临,腊日竟然化冻了。
腊日由盛而衰的转折期是宋朝。宋朝民间虽然仍有过腊日的风俗,但经过唐朝崇佛之后,佛教已深入宋朝人心,佛教主题的“腊八节”正式形成概念,并流行。在南宋时,人们已认为“腊八节”是佛教节日。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条中即称:“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
由于“腊日”与“腊八”都在腊月,且日子相隔很近,甚至重合,渐渐地人们便把两节合并,祭祖、击鼓驱疫等过去腊日的节日活动都被揉到了腊八节。
因为腊八节里的很多节日活动都是过去的腊日活动,所以至今不少地方仍称腊八节为“腊日”。民国《葭县志》在记述时便称腊八节为“腊日”,在该日,当地人“以黍作粥,谓之餴饭,令儿子先食之”。
“腊八粥”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
《梦粱录》记载:“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腊八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是煮粥、喝粥,据说这与释迦牟尼成道的经历有直接关系。相传,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苦行修炼时一度饿昏倒地,有一位好心的牧女把她所带的杂粮加上采摘的野果煮成稀粥,喂他喝下。释迦牟尼恢复了体力,在菩提树下静坐悟道,在十二月初八这天得道成佛。
释迦牟尼成道日,从此被定为佛教重要的“浴佛节”。于是,每到这天,僧人便要诵经祭佛,并仿效牧女的做法,以米、豆加果实煮粥,敬献佛祖。
最早的“腊八粥”一词就源于宋朝的腊八节。《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条记载:腊八这天,“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设红糟,以麸乳诸果笋芋为之,供僧,或馈送檀施、贵宅等家。”
从《梦粱录》所记来看,“腊八粥”这一名词确实出自寺庙。但就粥本身来看,与朝廷入腊日赐食的制度有关,浴佛节煮粥与中国腊日煮粥,应该是一种巧合。
其实,早在上古时,寒冬腊月已有喝粥的风俗。《梦粱录》记载,在南宋,腊月不只有初八的“腊八粥”,还有二十五日的“人口粥”(也叫“口数粥”):“士庶家煮赤豆粥祀食神,名曰‘人口粥’。”南宋文人范成大在《村田乐府序》中对人口粥作过解释:“二十五日,煮赤豆作糜,暮夜阖家同飨,云能辟瘟气。虽远出未归者,亦留贮口分,至襁褓小儿及僮仆皆预,故名口数粥。”原来,古人喝粥还有避瘟疫的考虑。
从中国各地的节日传说来看,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喝粥源于佛教仅是一家之言,至今民间都有不同的看法。如“煮粥祭祀神农说”、“祭祀八蜡神说”、“纪念岳飞说”、“朱元璋忆苦说”、“懒夫妻坐吃山空说”,这些腊八节形成的说法都与佛教没有多大关系。
腊八被视为古代的“慈善日”
《天津府志》记载:“以米豆枣粟杂煮之”“兼饲贫”
古人熬制腊八粥一定会赶早,在初八黎明前就要起火,有的人家在腊月初七的晚上便开始煮制了,以保证赶在初八天亮前将粥煮好,因为古人迷信“喝腊八粥越早越好”的说法。
河北固安等地有一句腊八节谚语,叫“谁家灶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传食粥早,则来年五谷收成亦早。类似的说法在过去的陕西一带也有,清乾隆《府谷县志》记载,今陕西府谷县一带,“又农家五更起食,谓早食兆来年早收。”
除喝腊八粥外,腊八节还有祈丰产、辟邪、防瘟疫、占卜年景等很多内容。特别是明清以后,腊八节已被古人赋予了更高层次的含义,济贫、施舍成了主题。因此,腊八节也被视为古代的“慈善日”。寺院僧尼所煮的腊八粥也称“佛粥”,佛粥一送施主,二济穷人。施主在接到佛粥后,一般还会回赠一些灯油钱或布施其他财物,苏东坡所谓“今朝佛粥更相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出于“济穷”的目的,有些地方的僧人在腊八节到来之前即开始化缘募米。清乾隆《延庆县志》记载,北京延庆,“僧人前期沿门募米,至是日,作粥施舍穷人,与他处同。”很多非信佛之家也会在腊八节馈粥施粥行善。据民国《华阴县续志》,陕西华阴一带,“好善者募敛米面,设粥通衢,以施乞丐、行路之人。”清光绪《天津府志》中则记载了天津在腊八这天的善举:“以米、豆、枣、粟杂煮之,曰腊八粥,兼饲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