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高举荣获的象征飞行员最高荣誉的金头盔。谭超摄
去年12月初,历时20余天的2015年空军“金头盔”争夺战,在西北大漠落下帷幕。来自全空军的160余名歼击机飞行员,驾驶6种机型开展异型机编队对抗,角逐12顶代表空军飞行员最高荣誉的“金头盔”和一个号称中国空军大力神杯的“天鹰杯”。
继6个月前赢得空军新年度“金飞镖”突防突击比武团队第一名后,空军航空兵某师再次斩获“天鹰杯”自由空战团队冠军,4人获得“金头盔”,7人被评为“空战优秀飞行员”。
这是一支剑指未来战场的雄狮劲旅,也是一支从历史的天空飞来的空中王牌。60余载,斗转星移。这个师官兵以英勇无畏的血性担当续写辉煌,上百次出色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在空军组织的各类比武考核中屡屡折桂,13人次斩获“金头盔”、2人次夺得“金飞镖”,所属3个团均获得过空军自由空战比武团体第一。
给自己留有余地,就是在为对手创造机会
“轰隆隆……”
硝烟散尽,面对瞬间被夷为平地的目标,负责对空防卫的地空导弹官兵一个个目瞪口呆。再看目标指示雷达和跟踪制导雷达,依旧是“水波不惊”。能够在自己眼皮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成功干掉目标,这样的对手使他们不由赞叹:“这也太神了!”
这是2014年盛夏该师参加空军在西北某地组织的突防突击比武竞赛时,令所有官兵都为之震撼的精彩一幕。不仅仅是因为打得准,让目标瞬间“蒸发”,还在于极其恶劣的气象条件完全超出了战机升空和实弹发射的极值。
不给对手创造机会,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更多更大的风险。但这个师的领导认为,军队的最高追求是能打仗、打胜仗,在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使命担当靠的就是要抓住一切贴合实战的训练验证机会。给自己留的余地小了,但战斗力成长的空间大了,近些年来,他们先后创下了普训山谷飞行、自由空战等数十项新纪录。
当兵打仗的霸气,来自舍我其谁的勇气
2015年7月22日,战机喷射着蓝色的火焰直刺夜空、扶摇直上。该师原师长景建峰亲自驾机升空,带着自主创新的加速能量,变劣势为优势,以一对二战术课题验证任务加入到某团的夜间自由空战对抗训练序列。
搜索、占位、翻滚,机动、干扰、摆脱……浓浓的夜色中,对抗双方缠斗十分激烈。突然,景建峰与某团副团长曹斌驾驶的战机失去控制,连续出现剧烈且毫无规律的俯仰摆动和左右交替滚转。巨大的正负过载来回交替,一会儿将他们从座位上拽起来,狠狠地撞向座舱盖,一会儿将他们死死“摁”在座位上,无线电接口被拔断,空地骤然失去联络。
事后,空军专家组调看战机的飞行参数和视频后由衷折服:在前后舱无线电中断的情况下,两人从容应对、默契配合,仅用17秒便圆满处置了这一重大特情。要知道,这款新型战机改装以来,类似的复杂险情从无先例,更没有处置经验可供借鉴,每一个处置动作都决定生死。
翻开该师训练记录,记者清晰地发现,对地导阵地的超低空突防、对海上移动目标的精确打击、山谷飞行、远海极限超低空突防等很多课目的首飞都有景建峰的身影。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多了舍我其谁的勇气和姿态,才能带出一支敢于面对风险、战胜风险,面对强敌、战胜强敌的部队。领导干部有了舍我其谁的姿态,就永远不缺乏前赴后继的追随者;普通官兵有了舍我其谁的姿态,就能汇聚起汹涌澎湃的冲击力。
容忍“短板过夜”,等同于胜算拱手让人
飞行间隙,某团战术研究室里座无虚席。包括师团领导在内的全师所有某型三代机飞行员,都静静地坐在讲台下边听边记。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是一个挂着三级飞行等级证章的年轻飞行员。
“他叫孙腾,是某型精确制导炸弹专攻精炼项目管理组组长,1988年底出生的。”该师现任师长王卓平介绍说:“别看他年轻,却是这类弹型专攻精练的第四代‘掌门人’,组员有两个还是特级飞行员。”
王卓平告诉记者,孙腾不但吸收了前三位组长的优点,而且面对难题从不气馁、从不懈怠,有股子不解决誓不罢休的劲头。去年当组长还不到两个月,孙腾就攻克了某型炸弹复杂电磁环境快速发现、稳定截获等难题,创新的三角突破训法,一下子将命中率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多,打破了“神枪手要靠子弹喂”的常规。
“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部队,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来引领。”王卓平说,“即便我们是空军最早装备新型战机的部队,但放眼世界,与强国空军比,我们的差距还非常遥远,容忍了‘短板过夜’,也就等同于将胜算拱手让人,我们等不起啊!”
探索的“死角”越少,打仗的底气就越足
该师某团原团长沈军洪静静地坐在飞行现场准备室里,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地在大脑里一帧一帧地过着座舱设备使用流程、操纵动作要领、特殊情况处置方法的“画面”,等候飞机的战前准备。此次,他将要试飞验证由他主创的某型二代机半筋斗翻转拉起低位抢攻战术。
这不仅是空军历史上第一次飞这种战术,而且因为突破了思维定势,颠覆了所有飞行员对传统空战战术的认知,又在飞机极限性能包线外延的“刀尖”上行走,很多人给了定论:绝对不可能,简直不要命。训练史上,就曾经有人在比这更加先进的战机上做类似动作时,因为操作失误发生严重飞行事故。然而,沈军洪用自己系统的科学论证,用一个个精准数据说服了师领导和团班子成员,争取了这仅有的一次试飞验证机会。
战机咆哮着在空中俯冲、翻转,拉起、攻击,一个个高难动作在万里碧空完美展现。沈军洪用自己的实力,完成了这一战术意义十分重大的挑战。随后不久,在空军组织的自由空战竞赛性比武考核中,普训了这一战术的该团飞行员,在同型机对抗中,连战连胜……
“训练的课目有限,但训练的挑战没边儿。”谈及这一经典战例,王卓平师长和景建峰师长颇有感触:“打仗时,关键就靠一两下,而这一两下你每天都去跑龙套,飞一辈子都认知不到,因为你的训练水平就在那摆着,别人都知道。要想真正能打仗打胜仗,就要去寻求新的突破。挑战的‘死角’少了,打仗的底气也就越来越足。”
正因为此,每个团队都建立了由飞行尖子组成的战术攻关组,每个人的眼睛都盯着训练的空白和盲区,不断孕育新的突破。但该师新上任的师长王卓平说:“打赢未来战争,无论是作战理念的创新,还是装备水平的改善,抑或是训练水平的提升,与世界强国空军相比,我们还远没有松懈的时间或理由。”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 本报通讯员 樊飞 卢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