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山西城市干部下乡:在质疑声中前行
2016-01-12 18:47:00
 

山西城市干部下乡:在质疑声中前行

驻村干部赵德凯在五台县南茹村进行入户走访调查。范丽芳摄

  中新网忻州1月12日电 (作者 范丽芳)“小李书记来喽。”50多岁的马改梅操着一口五台方言,冲李涛打着招呼。马改梅的头上,一块黄色方巾结结实实将脑袋包了起来。中国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许多妇女以此保暖,这种农村特有装束,以前李涛只在电视上见过。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山泉村背靠太行山脉,只有村口蜿蜒着一条土路,是外界仅有的通道。驱车一公里后,再上一个大土坡,才能走到通往县城的柏油马路上。雪后的冬日,坡上结冰,鲜有人出入。李涛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来这里已近半年。

  2015年7月,山西省委组织部、省农委、省扶贫办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选派优秀干部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与农民同吃同住。官方希望藉此让年轻的干部从“坐机关”到“走田坎”,因地制宜解决农村问题。

  据悉,本次任职的“第一书记”共9395人,主要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中选派。作为山西某国企的一名纪检干部,“80后”李涛被派至忻州市五台县山泉村担任“第一书记”。如李涛一样,他们中的多数人完全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外来的和尚会不会念经”也成为外界对这些城市干部的质疑。

  “来之前也是满腔热血。”然而,让李涛没想到的是,如厕和语言障碍成了首要面对的难题,习惯用马桶的他花了很长时间逼迫自己接受了农村的旱厕,“但是沟通太难了,话都听不懂。”对于晋中市榆社县西马乡驻村的“女书记”张晋丽而言,她需要克服的还有害怕,“村里的夜晚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想家,想孩子。”

  与他们相比,长期在地方工作的赵德凯则更快融入农村。“村里的工作没有一点样子。”赵德凯说,他所在的五台县南茹村有近4000口人,村委会年久不用,来时只有一套布满灰尘的桌椅。

  在工作单位的资金支持下,赵德凯重新整修了村委会大院,配置了办公用品,召集村干部集体办公。村长70岁了,不会用电脑,几千人的填报工作都靠手写来完成,“小伙子来了,带来许多新想法。”村长聂俊秀高兴地说。

  “善良、淳朴、热情”是城市干部们对村民的普遍印象,但多年来,中国官方对农村“输血式”的扶贫,让被扶贫对象产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一位不愿具名的“第一书记”说:“物质匮乏不是主要的瓶颈,更严重的是‘思想’穷。看着他们中许多人的生活处境,我们是很急切的。转变‘穷’思想,是扶贫的关键。”

  年轻的城市干部希望将“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每次从村里回到城市,李涛的车里都会被小米、核桃等塞满,他想把山泉村的土特产带出去,为村民卖一个好价钱。“村里人‘心实’,产的东西是好,但大都‘养在闺中人不识’。”李涛通过互联网平台,帮农民将产品卖到了更远的地方。

  为了集思广益,驻村书记们经常聚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有的地方适合种植大棚,有的地方适合开发旅游,有的可以统一规划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李涛认为,农村的发展致富,更需要根据每个农村的情况“对症下药”。

  事实上,早在2013年,中国高层便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政策要求,要求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城市干部们被视为精准扶贫的一个最重要环节,“我们是链接中央和农村的‘一个纽扣’”,赵德凯这样认为。根据政策要求,“第一书记”任期一般为2年,但是想要改变农民思想,改变农村面貌,需要更长的时间。结束采访时,李涛告诉记者,“在农村的时光一定是我人生中难得的经历,还是希望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完)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