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016-01-08 20:28:00
 

  京沪高铁演绎的传奇

  京沪高铁就是一段“传奇”。

  京沪高铁是世界上一次建成运营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在这里,诞生过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纪录,创造了开通运营4年半运送旅客约4亿人次的奇迹,实现了开通仅3年就实现盈利的传奇。

  8日,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318公里的“时光隧道”

  2011年6月30日,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列车穿越1318公里的“时光隧道”,让京沪间列车运行缩短到5小时左右。

  走近历史,追溯京沪高铁的起源,国家勘察设计大师、中国铁建铁四院总工程师王玉泽这样介绍:“从1978年编制《高速铁路》一书开始算起,铁四院就着手京沪高铁相关研究与设计。从理论研究到京沪高铁正式开工建设,历时整整30年。”

  1990年12月,铁道部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到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开工建设,京沪高铁做了近18年反复论证。再经过3年多十几万铁路职工的紧张建设,终于通车。

  京沪高铁是我国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横跨7省市,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最高时速300公里。特别是在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以380公里时速要求建设,在中国乃至世界也绝无仅有。

  京沪高铁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系,涉及机械、土木、电子、电气、材料、信息、测量控制等多个学科领域,堪称“高铁技术博物馆”。无论是工程建造、高速动车组研制、列车控制系统、运营管理模式等,都无现成经验。铁路部门通过组织相关科研力量进行科技攻关与自主创新,构建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京沪高铁这个综合体系拿下。

  “坐过都说好”

  “京沪高铁,坐过都说好。”

  从权威评价看:2013年2月,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项目通过了国家验收,认为“全线运营安全稳定,各项检测指标稳定地保持在相关规定指标的最优水平,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该项目获得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116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8项,国家级工法9项,专著14部,论文235篇。

  看旅客“用脚投票”:京沪高铁广阔的辐射能力使运送旅客量逐年攀升。2011年日均运送13.4万人次;2012年日均17.8万人次;2013年日均23.0万人次;2014年日均29万人次;2015年截至6月底,日均31.2万人次。2015年4月30日,运送旅客达48.9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蔡庆华表示,四年来的运营实践证明,京沪高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凸显。京沪高铁大幅提高了我国铁路的运输能力和运输品质,建立完善了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形成了我国高速铁路自主创新能力,也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城市发展格局和产业转移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

  有多牛?看细节!

  时速300公里,是接近飞机起飞的速度,无论哪出现一点问题都不堪设想。京沪高铁有多牛?体现在众多细节中:

  先说列车下面的轨道,那叫CRTSⅡ型无砟轨道技术,源于德国,却超越德国。3.2万个桥墩,29251孔900吨级箱梁;40万块精确到“毫米级”标准的CRTSⅡ型轨枕板,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国家综合实力和京沪高铁建设者创新能力的集中展现。

  还有列车上面的接触网,京沪高铁共计4066公里接触网,每米的平直度误差在0.05毫米以内,低于标准要求的0.1毫米。

  有了平顺的轨道和接触网,还要有高速的列车。新一代高速动车组CRH380已经成为京沪高铁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当它以时速300公里行驶时,每秒推进83米,如离弦之箭。

  “通过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技术创新,我国时速350公里高铁技术体系成熟完备,时速380公里的高铁技术得到了初步验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动车组最高设计速度、接触网接触线的强度和导电率、平均旅行速度等技术指标均居世界首位。”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说。(新华社记者樊曦)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