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8日电 网络空间被认为是继陆、海、空、天后的第五空间,如今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又一个主战场。构筑网络安全壁垒离不开核心技术的支撑,可信计算作为一种主动免疫的新型计算模式,其在确保数据安全等方面的诸多优势使得其备受业界关注。在2016年1月8日召开的中国可信开放与网络安全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发展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可信高端计算系统产业链,对于维护我国的网络安全和网络空间主权意义深远。
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指导、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和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主办、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承办、中关村可信计算产业联盟协办。
据了解,仅在2014年,针对我国域名系统的流量规模达1Gbps以上的拒绝服务攻击事件日均约187起,约为2013年的3倍,被植入后门的网站达4万多个,有千万台主机感染木马病毒。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互联网化转型,互联网已渗入到越来越多行业中,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
新华社秘书长刘正荣表示,新华社对网络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要以发展高可信网络为中心,开发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以及相关的产品,来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可信计算及相关产业在促进信息系统国产化方面可以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对于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满足云计算等新型网络安全技术等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表示,随着“宽带中国”、“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互联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的形势与挑战也日益严峻。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快安全可信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与应用推广,同时积极参与网络安全立法工作,大力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将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论坛期间指出,可信计算犹如信息系统的免疫系统,其目的就是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可信计算改变了传统的“封堵查杀”等“被动应对”的防护模式,可以形成“主动防御”能力。中国要利用自主创新的可信计算加固现有系统,坚持“五可”(可知、可编、可重构、可信、可用)和“一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路线。基于可信计算构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是推进我国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要维护网络安全,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强调,安全可控的国产操作系统是“互联网+”大战略的安全支撑。国产操作系统需要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才能防御各种攻击,所以应满足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要求。中国要想网络空间的大国博弈中占据领先位置,要依靠自己的人才、技术、产业和市场。
国务院参事牛文元进一步指出,构建网络安全主动防护体系需从多方入手,构建系统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维护网络安全不仅要关注网络设施安全、网络运行安全以及数据安全,网络空间的舆论安全、网络文化安全同样不可忽视。
据悉,目前,可信计算技术已经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电网等单位进行了应用,运行稳定。另外,在北京市经信委的支持下, IBM与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员企业华胜信泰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的TOP项目(基于可信开放高端计算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目前华胜信泰已经能够完整推出包括华胜信泰数据库ToprowDB、华胜信泰消息中间件ToprowMQ、华胜信泰应用中间件ToprowAS、华胜信泰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华胜信泰旗下新云东方服务器等在内的国产化高端计算系统全产业链产品。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推进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业链打造、市场化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可快速缩短在IT核心技术层面和国外的差距,满足重要行业应用在自主安全上的需求。”华胜天成董事长王维航说。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可信开放技术应用与产业化”研讨会,嘉宾围绕“高端计算基础软硬件系统的国产化”“可信计算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在协同创新、加强产业链合作等方面达成多项重要共识。(中新网IT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