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7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7日对外披露,日前在和林格尔盛乐古城南城和北城处首次发现了58座汉代时期的瓮棺葬,扩大了瓮棺葬的分布范围。
闻名于世的盛乐古城遗址分为西城、南城、中城、北城四大部分。根据目前对盛乐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盛乐古城周边墓葬及出土的器物来自春秋晚期至辽金元,没有缺环,且自成序列,与盛乐古城的历史沿革相一致。
据了解,考古人员此次挖掘的地点是位于和林格尔盛乐古城的南城和北城。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强介绍说,在南城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瓮棺葬55座,在北城的考古发掘中,共清理出瓮棺葬3座。
李强介绍说,除瓮棺葬外,目前出土的器物种类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石器、骨器、蚌器、钱币以及建筑构件等,种类多、数量大,时代从汉代到唐代。这些是研究盛乐古城历史沿革、文化分期等的直接实物资料。
资料显示,瓮棺葬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瓮、盆为葬具,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个别成人也有用瓮棺,一般用2或3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室内地面下。瓮棺葬的葬具一般是日常使用的陶器,底部一般钻有小孔,作为死者灵魂出入的地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