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工人日报社评:关注网络民情贵在关注民生的责任
2007-08-17 10:51:20
 

  关注网络民情,前提是要具备一种与时俱进的心态、一种对现实与民生问题的敏感与责任。那些真正了解民情民生的人,往往会少些“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漠然,少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隔阂,少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专横

  在1.62亿中国网民中,熟悉并能熟练运用互联网的官员有多少?他们对互联网的态度及熟知程度折射什么样的思维观念?会不会影响、如何影响其工作方式?8月15日本报报道了“官员开始从容面对网络民情”的现象。

  比如,重庆市委书记约见网民就城市发展“问计求策”,陕西渭南市委书记出题考下属会不会使用互联网,还有山西省长总结“黑砖窑”事件时说,官员对网络的漠视间接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互联网的民意表达,提高在网络时代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下,对互联网一窍不通的官员恐怕不在少数。其中,有的是懒,对新知识、新信息不敏感、不接纳,习惯于凭着老经验、老套路应付工作;有的是怕,错误地以为,网上的东西都不可靠,都是“洪水猛兽”,拒而远之;有的是心思在别处,没把民意当回事,更没把网络民意当回事,每日忙碌于迎来送往的应酬中,没心思沉下心去了解民情,解决民生难题。

  关注网络民情,前提是要具备一种与时俱进的心态、一种对现实与民生问题的敏感与责任。

  设想一下,一个不思取进、浑浑噩噩、闭目塞听的官员,能有多少求知欲、创新力?他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反应迟钝,如何会想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及时了解民情、改进工作?一个官员如果沉醉于迎来送往,热衷于花拳秀腿的表面文章,他又会有多少心思去关注基层正面临什么困难?如果一个官员习惯于眼睛向上,把心思都用在揣摩上级意图或个人升迁上,他又怎么可能有心思上网看看百姓最烦恼的事是什么?一个习惯于下基层调研时走马观花、“坐在车上看看、办公室里听听、酒桌上乐乐”的官员,又怎么可能会想到借助网络做民情调研?

  无论是一贯的下基层调研,还是近年来兴起的“市长信箱”、“市长热线”,以及上网浏览信息或开博客等,这些都是体察民情、疏解民意的手段。而手段有效与否,取决于动机,取决于官员是否真心想走近百姓,是否真心渴望了解百姓在想什么、盼什么,是否真的把百姓的事当事。那些真正了解民情民生的人,往往会少些“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漠然,少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隔阂,少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专横。

  当然,官员关注网络民情,“关注”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判断民意、回应民意,并解决问题。比如,针对某些社会矛盾,网上少不了激烈的指责,如何应对?有没有从中作出理性判断并积极改进工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襟与魄力?无疑,这对不少人而言是一种考验。而一些政府网站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互动栏目沦为摆设,其背后是某些人并不想为群众办实事,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在作怪,或能力平庸而绕着矛盾走。

  所以,我们希望官员关注网络民情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官员能沉下心来,把更多的心思与精力用在认认真真倾听百姓呼声、扎扎实实给百姓办事、实实在在为一方谋发展之上。(评论员刘文宁)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工人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