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这是大会会场。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慎海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翻开十七大报告,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无论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还是普通百姓关注的教育医疗社保,随处可以找到涉及民生的论述。字里行间充溢着拳拳公仆心、深深爱民情。
正如甘忠泽代表所说的那样,一看到“共享”“惠及”“改善”等字样,就感到一种亲切感,觉得十七大报告和老百姓会是那么近!而细心的方惠萍代表更是注意到,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内容也写进了十七大报告,令她在惊讶之余倍感爱民之情。
一次党代会的报告,是一个时期党的工作的指引。十七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体现的正是我们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我们党执政58年的历史表明:党执政的基础,主要是来源于中国人民对我国现存政治秩序、政权的信任、支持和认同。而广大人民信任、支持和认同的依据,主要是看党执政的绩效如何,看其能否给人民群众带来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也就是民生改善得如何。我们党要在任何情况下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就必须时刻把握群众的冷暖安危,和人民群众心连心。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措施纷纷出台,令无数人感到了党的温暖。“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通用语。党和人民的心贴得更紧了。
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其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创造,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违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就破坏了党的执政基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也在于更好地让百姓在发展中受益。十七大报告再次更系统完善地从多方面阐述民生话题,必将进一步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让广大群众切实分享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新成就,更加坚定跟着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十七大:境外华媒关注人事、民生与台海局势
“我们关注领导人的变动”,“对台湾问题是否有新的政策”,“对国际形势如何评估,外交政策可有新变化”,“政治报告有什么新提法、新观点” ,“食品安全、贫富差距等等与民生有关的议题”,“对外资有哪些新政策?”……在境外华文媒体眼中,决策层人事变动、民生问题、台海局势、政经新举措等,是中共十七大最令人牵挂的焦点内容。
十七大代表谈民生话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后,我国广大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部分贫困农村由于基础条件薄弱,医疗水平落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就医难题依然存在。党的十七大代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八寨村乡村医生郑子全认为,增强农村医疗水平、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是破解当前贫困农村缺医少药、农民医疗负担过重的关键所在。
谱写民生和谐新篇章:上海人民喜迎十七大特稿
在今年5月的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这座已经连续15年实现了经济两位数增长的城市,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到了“突出位置”。令人格外关注的是,上海市委在此后数月的力推主导,令全市各级党政干部对解决民生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把更多精力用于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把更多财力投入到解决群众‘三最’问题上”——这不单单是要求政府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更是要求政府职能由追求经济增长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
“民生盛宴”的十七大人们充满期盼
香港《文汇报》刊登了展望中共“十七大”的文章,文章引述专家的观点称,各种讯息显示,更切实有效地为老百姓解决一系列民生热点问题的决策,有望在中共中央有关十七大出台“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的要求下,从制度构架上得到更好的解决。因此,有专家预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十七大将是一场“民生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