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券商初步测算,符合基金互认相关规定的内地基金有850只左右
■本报记者 左永刚
新年伊始,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注册申请将进入常态化,同时,内地互认基金(简称“南下基金”)在香港开始发售。1月3日,华夏基金公司总经理汤晓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以往内地认购情况比较,在香港的认购情况存在一定差距,但销售情况符合此前预期。
去年12月18日,证监会正式注册首批3只香港互认基金(简称“北上基金”),同日,香港证监会注册了首批4只内地互认基金。12月30日,香港证监会公布,在香港与内地基金互认机制下,再批出9只内地基金南下在港销售的申请。至此,香港证监会已批13只“南下基金”在港销售。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前期为做好基金互认相关政策宣讲与法规解读工作,中国证监会会同香港证监会分别召开了多次基金互认专项培训会议。但部分申请人由于对申请材料的准备尚不充分,目前相关申请人正按照有关要求补充完善材料。
在首批“南下基金”中,华夏回报混合、广发行业领先、汇丰晋信大盘已于去年12月底开始在香港销售。
“目前香港投资者还处于熟悉阶段,相信随着对基金品牌的一定了解,以及互认基金投资渠道进入常态化后,‘南下基金’销量将会有一个逐步增长的过程。”汤晓东表示。
汇丰晋信基金公司总经理王栋告诉《证券日报》记者,“12月29日开始销售,香港正处于休假周期,目前销售情况符合预期。”
“现在的销售情况是非常态下的表现,再过两三个月,预计‘南下基金’销售才会真正进入到常态化认购阶段。”王栋表示。
对于香港基金投资者风险偏好,汤晓东表示,香港投资者相对比较成熟,更喜好具有稳定收益的基金产品,“更注重细水长流”。
目前“南下基金”已经开启销售通道,为香港投资者增加了新的投资渠道。而“北上基金”在内地的销售也正在加紧准备中。
在配套细则层面,去年12月25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发布互认基金销售登记结算业务指引,明确了两地基金销售结算相关细则。指引分别从业务开通与数据流转、账户业务、日常业务处理、申购业务、赎回业务、权益分派等六方面对互认基金的销售、登记和结算进行规定。此外,深交所方面表示,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服务平台已经进行了五轮仿真测试,已于去年12月5日上线,并将于今年1月8日正式启动。
随着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对于注册基金工作进入常态化,未来互认基金将会逐渐增多,其中“南下基金”或将快速增长。根据中信证券的初步测算,以2014年年底为数据统计截止日,符合基金互认相关规定的香港基金有100只左右,内地基金有850只左右。
对于即将开始销售的“北上基金”,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裴晓辉建议内地投资者选择债券型基金产品。
“‘北上基金’包括股票型、债券型等基金产品,在当前H股市盈率比较低的背景下,风险偏好比较高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历史业绩比较好、稳定的股票型基金。”裴晓辉建议。
裴晓辉认为,不排除未来“北上基金”抢占内地基金市场份额的可能,在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北上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将可以缓解国内资产配置荒的问题。
裴晓辉同时预计,在人民币加入SDR以后,人民币国际化加快的背景下,从全球资产配置来看,人民币资产已成为基础性资产配置,因此,“南下基金”在香港销售由陌生变熟悉的过程中,香港投资者或以稳定性收益需求为主,而选择债券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