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唐山1月1日电 题:京冀携手共建伟人构想大港
中新社记者 鲁达 白云水
元旦一大早,75岁的赵凤君就从衣柜里翻出崭新的中山装,穿戴整齐出了家门。来到距家不远的孙中山铜像前,赵凤君完成了他2016年的第一个愿望:与伟人合影。自打退休后,这个习惯他已坚持多年。
这尊目前中国体量最大、最高的孙中山铜像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高19.19米,坐北朝南。
2016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孙中山曾两次赴唐山,组织专家考察建港良址。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在渤海湾建设“与纽约等大”、“为世界贸易之通路”的北方大港的设想。
赵凤君的家就住在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一座推窗见海、听涛入眠的六层楼房里。“25年前,这里是一望无际的盐碱滩和寸草不生的滩涂。”在赵凤君记忆里,自从1991年的冬天开始,渤海湾畔,这片伟人手指的海滩开始“慢慢地苏醒复活”。
那时的赵凤君时任刚刚成立的唐山港务局党委副书记,只有几艘破渔船的海边上多出的一顶帐篷就是他的“办公室”。建港之初,缺少港口建设经验,让赵凤君和他的工友们一脸愁容。但一个好消息在1993年传来:“北京要和河北共建出海口了!”
“时任北京市副市长李润五踏访这里后,北京决定投资1.5亿元(人民币)与河北合作,在这里建设北京自己的出海口。”赵凤君说。随后,当时的唐山港改称“京唐港”。
与赵凤君同样欣喜的还有时任唐山市委书记梁志忠:“挂上‘京’字头,等于有了‘金’字招牌!”
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辛晓武认为,当地距离北京233公里,车程2.5小时以及深海港口优势是成为北京“出海口”的最终选择。
“‘京唐港’初期的年规划吞吐量才1500万吨,现在看来只是一个‘小渔湾’的吞吐量,但是却打破了唐山作为沿海城市没有海(指港口)的局面和北京有了自己的‘出海口’的事实。”辛晓武说。
现在的唐山港包括京唐港区(原京唐港)、曹妃甸港区和丰南港区。2014年吞吐量超2亿吨,2015年上半年吞吐量达1.1亿吨,跻身世界五大港口和中国四大港口之列。
“北京出海口”也吸引了北京人来此投资和旅游。北京人吴彬这个元旦就是在唐山的海边度过的。他认准了这里的港口资源优势,已投资8000万元在此成立石材生产基地。
和吴彬一样,100多位原来在北京经营石材的北京商人,将产业转移到唐山的国际石材城,未来投资达150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