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 杜燕)28日至29日,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二十次会议。会上书面通报了政协民主监督组的四项专项监督工作报告,其中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专项监督报告建议,重污染易发季节京津冀三地应共同提前启动实施各自最高级别的应急减排措施。
重污染季节京津冀同启动最高级别应急措施
此次会议上,通报了四项专项监督报告。记者了解到,2015年是北京市城市管理民主监督组组建的第三年,北京市政协以城市公共空间设施管理、大气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为切入点,组织相关活动16次,参与人员250人次。
其中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专项监督报告指出,今年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着常态化的区域性协同减排难度大、因区域经济发展极度不均衡导致区域治理目标与标准难以统一等难点。尤其秋冬季,北京和京津冀区域易发、频发重污染事件的季节,为此,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区域减排措施。
报告建议,实行区域能源消耗总量和工业排放总量控制,执行严于国家标准的特别排放限值,建议区域联合与异地交叉执法的机制,统一执法尺度,规范执法程序,建立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地方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建设应党政企同责,法律、行政和市场权威并行。
报告建议,重污染易发季节,京津冀应共同提前启动实施各自最高级别的应急减排措施,以遏制大范围、长时间的严重污染过程。针对重污染预警发布后未严格落实应急措施的单位,通过媒体加大曝光力度,并邀请公众举报监督。
污水治理应转向城乡并重
水环境治理是北京市政协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领域,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此次专项监督报告指出,近年来北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率均有显著提升,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污水治理难度仍然比较大。
报告指出,农村现有排水设施能力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还没有市场化,也缺乏运维费和专业维护以及有效的监管。
报告建议,“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污水治理应以城市为重点转向城乡并重;结合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等,提升污水治理水平。对于水源地、民俗村等特殊地区,应规范污水处理模式,确保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推广便于农民操作的简易、高效的处理设施。尽快出台相关的补贴管理办法,为财政拨付设施运维经费提供依据。
委员将监督市行政副中心水环境治理
此次会议上,常委会工作报告也提出,2016年,北京市政协将围绕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京津冀疏解产业对接、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加快治理交通拥堵、加大水污染治防治力度、全面放开二孩后的政策衔接,通过议政性常委会议等形式,精心组织专题协商活动。
依托城市管理民主监督组,针对北京市行政副中心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水环境治理,组织视察、座谈、研讨等活动,促进行政副中心生态环境建设;就中心城区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民主监督,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等。
此外,北京市政协还将研究制定规范委员履职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制定委员履职标准,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强化廉洁自律,研究建议委员履职的利益冲突回避机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