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阿里占领饿了么 又一场被资本裹挟的游戏
2015-12-29 16:05:00
 

  和国庆长假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的消息一样,阿里投资饿了么的消息也选择在圣诞节曝出。至此,饿了么从腾讯系摇身变成了阿里系,但是不变的是其在资本裹挟下的尴尬和无奈。

阿里扶持亲儿子口碑 饿了么出局?

  按照媒体的说法,阿里巴巴投资饿了么12.5亿美元成第一大股东,加上之前的滴滴投资,饿了么的创始团队所持公司股份将不足10%,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对公司的控制权。面对这样的局面,张旭豪即使不情愿也无能为力。不断的融资新闻表面上是受到了资本的青睐,事实上是极度缺钱只靠资本输血而没有造血的能力,只能受到资本的裹挟成为一颗棋子。

  诞生于校园的饿了么从创业伊始就带着年轻的标签,这也决定了饿了么真的太嫩。2014年5月,在拿到大众点评8000万美金投资后,饿了么画风突变,从一个深耕校园市场细分市场的“少年派”变成了疯狂扩张,大肆补贴,为抢夺市场与对手大打出手的“激进派”。只有花钱烧出来的份额,质量和服务远远跟不上从而导致负面不断,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畸形的发展。而在融资这件事上,饿了么的表现也飘忽不定,虚高的融资金额,将F轮融资改口为系列融资,这都在说明着饿了么的饥渴程度。

  回到正题,阿里之所以接盘饿了么,也是战略需要。在风口上的O2O领域,阿里不仅反应慢而且表现平平。随着美团的出走,阿里投资饿了么理所当然,但是阿里最终的目的,其实还是在于扶持亲儿子口碑。口碑之前就完成了对生活半径、点我吧的投资,在阿里拿下饿了么之后,口碑很可能成为整合的主导者,要知道口碑掌门人蔡崇信最擅长的就是资本运作。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虽然对外保持独立发展,但一山容不下二虎,最终的结果是其中一家的淡化和退出,优酷土豆、58赶集、滴滴快的无一例外。面对亲儿子口碑和干儿子饿了么,阿里的态度大家心知肚明。

  BAT支付大战开打 外卖O2O成鸡肋

  BAT的战火越烧越旺,各个领域都拼得很厉害,在外卖O2O领域的手笔非常引人注目。事实上,对于巨头们来说,在外卖O2O领域肉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归根到底是冲击高频流量入口,在支付环节获益。

  阿里的支付是最强势的,已经深入人心的支付宝是百度系和腾讯系都绕不开的护城河,这让阿里啥都不用做就拿到了手续费。但是在流量上,阿里又是比较弱的,用户不太可能通过支付宝搜索商家,而且不具备百度和腾讯自身流量的优势,面对微信支付和百度钱包的挑战,阿里只能从O2O入手,而目前餐饮是最高频也是最成熟的。与美团决裂后,缺少控制地面环节的O2O平台支撑的阿里只能抓住失宠的饿了么。

  基于这样的意图,BAT做外卖O2O 是带着玩票性质的,同时也带着一定战略防御意味在里面。如果我控制了这个市场,我可以做支付还可以做其他的延伸,但是如果一旦发现不赚钱或者有更好的生意便抽身而退。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外卖O2O也意味着沦为巨头的鸡肋。

  巨头混战 服务细分成外卖O2O出路

  有人认为阿里控制饿了么,美团归位腾讯,百度持续发展外卖,外卖O2O到了寡头三分天下的时代。但是笔者认为,巨头混战反而给细分和垂直的领域带来了更大的机会。

  因为外卖O2O属于服务领域,很难标准化,而这个市场本身容量就很大,在吃这件事上每个人、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并不完全是价格驱动的市场,而巨头们需要快速扩张以求流量,并且靠补贴来争抢用户,自然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笔者很认同到家美食会创始人孙浩的观点:庞然大物其实也没那么可怕。生活服务领域的边际成本到一定程度以后几乎降不下来。最终带来的结果是原先很多人想靠烧钱烧出来的规模经济并不存在。

  但是巨头入局的好处是培养了大家的消费习惯,这个市场也在不断深化。既有大众餐饮也有个性化细分的用餐需求,对服务也有不一样的要求。所以才有到家美食会的中高端路线,甜心摇滚沙拉的轻食主义,以及叫个鸭子的单品策略……尽管打法不同,但是都很有效的建立了自己的差异化。

  随着外卖O2O市场回归理性,相信打服务和专业牌的平台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真正“走心”把市场做深做透,即使在BAT巨头混战的情况下也会活得更精彩。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