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评:不怕雾霾杀回马枪 就怕管理“耍”花枪
2015-12-26 08:32:00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久等不来的北风,步履匆匆的蓝天,挥之不去的雾霾-----对于京津冀市民来说,没有哪一年的十二月,像今年这样刻骨铭心地体会到难以呼吸的“心肺之痛”:被中断和搅乱的城市运行,戴上口罩也遮不住的健康隐忧,被空气污染模糊冲淡的幸福感……当雾霾成为不容回避的城市病,城市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正处于令人焦虑的“亚健康”。

  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本月终于启动。但一些城市要么污染指数爆表,却迟迟不发布,患上“拖延症”;要么预警解除后,污染依然高企,只能兴叹雾霾杀了回马枪。预警与雾霾的现实错位,有环境预报的客观因素,但更多折射管理决策的主观失误。预警早已写入应急预案,一旦污染达到预定程度,本应及时启动,城市管理者不是发力过猛,就是张皇失措,背后恐怕是“拍脑门”的主观决策和“等待领导拍板”的小心思在“耍花枪”。

  几度预警红,雾霾依旧在。治雾霾要找准病灶。

  雾霾的成因绝非莫衷一是、难以定性。环保部河北督查组用鼻子都能找出答案:每个城市都有霾,味道却不一样。保定的霾煤灰味道很浓,邢台沙河则是玻璃石英砂粉末的呛味。尽管指数爆表预警启动,企业违法偷排却依然不见收敛。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地方保护,如此形同虚设的污染监管,如此玩虚招的城市管理,治霾成效只能是雾里看花!

  重霾之下,同呼吸共命运。治理污染需要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北京宣布,今年1到11月PM2.5累计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6.6%,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河北声明,已超额完成上半年总量减排指标。就算治理大气已取得不少成绩, 但成绩的背后,人们看到和感受到的,依然是灰霾刺鼻的空气,这又怎能赢得满意和信任?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着力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城市病,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建设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污染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更要踏踏实实、不耍花枪。 (作者 赵九骁)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央广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