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新闻调查:汽车社会,我们能否重返单车时代?
2015-12-25 00:05:00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题:我们能否重返单车时代?

  记者 陈伊昕

  作为“三转一响”之一的自行车,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家庭中的奢侈品,甚至需要凭票购买。随着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曾经的“自行车王国”已经迈向汽车时代。然而,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缠身的当下,你会重新选择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吗?

  2015年11月20日,北京阜外大街东向行驶一侧,一位骑自行车的女士因看手机而停驻在非机动车道上,久久不动。 陈伊昕 摄

  重返“两轮生活”

  ——或拥堵所迫

  “去年听说北京地铁要涨价的消息,直接刺激我买了辆自行车”,为了节省每年约两千元的地铁支出,“北漂”周齐告诉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自己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单程就有17公里,从东向西贯穿了大半个北京城。

  “刚来北京两年,我还不够摇号资格。今后若能在北京摇上车号,还要面对买车、养车、找停车位等一系列麻烦事。以我在北京坐出租车的经验来看,堵车都能堵出百十块钱来,自己开车的话,这又得白白搭进去多少油钱啊?”周齐说。

  今年11月,一家数字地图企业发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列出了通勤族因拥堵造成的时间成本榜,其中北京位列榜首。根据社保部门最近公布的上年度平均工资,按每月22个工作日、每天通勤2小时计算,将时间换算成金钱的话,北京通勤族每月因拥堵造成的时间成本就有808元。

  一切以省钱为出发点,周齐前期特意花两千元置办了骑行的基本设备。“大城市里去哪儿都要花钱,但有了自行车,脚多蹬几圈,我就能去任何地方”。周齐说。

  2015年11月20日,北京三里河路向北行驶一侧的非机动车道被刷成了红色。 陈伊昕 摄

  ——或主动选择

  “除了带家人出游外,我上班基本不开车,因为堵车、停车都是问题。我的一些开车上班的朋友也常说:要是骑自行车,恐怕早就到单位了”。供职于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的康拓说。康拓骑行上下班已经4年,在他看来,这项活动集通勤、健身、环保等功能于一身,即使他每天上下班有近50公里的路程,骑行依然充满乐趣。

  从刘家窑到三元桥的15公里是白领彭鹏的上班路。三环早高峰的大堵车,使他的上班时间变得不可控:“有时候我8点前就出了门,坐公交车的话,到单位就已经快11点了,迟到要扣钱”。三个月前,彭鹏开始骑自行车上路,上班时间稳定在1小时以内。“骑车毕竟偏休闲,我的工作又以远途办事为主,所以有条件的话,还是倾向买辆汽车。”

  随着城市生活半径不断扩大,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从2002年的180万辆上升到2015年的557余万辆。

  五年前,2010年4月,政协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的第十五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北京绿色出行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提出,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机动车出行受到更多亲睐,而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被忽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种落后的象征。步行、自行车出行空间不断被挤占,出行环境日益恶化,自行车出行比例逐年下降,由1986年的62.7%下降到2009年的18.1%。

  2015年11月20日,北京三里河路向南行驶一侧,有路牌清楚标示出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但仍有多辆汽车在非机动车道停驶。 陈伊昕 摄

  是什么困住了城市中的“两轮”?

  ——车道失序

  “自行车上班族”康拓称,自己每天坚持从北京的北五环外骑车到市区上班,这一路整体路况不错,但是到了二环以里的自行车道,就很不好走了。

  “骑车到二环以里,经常遇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的路”,康拓说,今年来,为了明确自行车道范围,北京城区的很多道路铺了红色塑胶跑道,但实际作用有限,一些大型的旅游车、家用车依然占道停驶。

  2015年11月20日,阜外大街向东行驶一侧的非机动车道被十几辆汽车一“占”到底。 陈伊昕 摄

  记者注意到,北京曾在2014年完成了80条共330公里的慢行系统的整治,10条立交桥下的自行车道被涂成了彩色。

  然而,一面是政府部门在推动路况改善,另一方面则存在来自人为的破坏。康拓举例,“非机动车道入口处曾被交警立下两处大石墩,不过,附近有好多占道停驶的黑车司机,原来的大石墩或许是被他们挪走了,还有一些隔开的铁栏杆,也被人为挪动得歪七扭八。此外,在一些不太重要的路段,没有路灯,建筑垃圾长时间摆放却得不到清理。”康拓说,自己曾因为自行车道被占的事情专门找过交警,但忙碌的交警有时候显得力不从心。

  2015年11月20日,北京迎来今冬第二场降雪,地面湿滑。图为阜外大街向东行驶一侧,一名外卖配送员骑车逆向行驶。 陈伊昕 摄

  ——天气极端

  曹村羊也是自行车通勤族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自己以前骑行没经验,曾有一个月骑车时没戴口罩,事后担心吸入过多的汽车尾气,“总觉得肺里有层土”。为此,他还特意花了三四百块钱去医院做了相关检查。现在的他骑车时会戴一个口罩,有时候则会换成防毒面具。除了路权,他的迫切诉求是改善空气质量,如此一来,骑行体验也将相应提升。

  用手机app查看当天的天气状况和空气质量,这成为了康拓出发前的固定动作,他也会依据情况佩戴不同的防护措施。他告诉记者,从这4年自己骑行的情况来看,今年戴口罩骑行的次数相对较少。他也希望,良好的天气状况和空气质量能帮骑行者们“减负”。

  2015年11月20日,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南侧,一辆自行车被随意停在路边。 陈伊昕 摄

  ——车位难觅

  “停车难说的不光是汽车,我们自行车停车也有这样的烦恼”,周齐告诉记者,除了地铁站附近有固定的收费停车点以外,她更多地是将自行车简单地停在路边,再拿两根铁链将车拴在栏杆上。

  “有时候停放的自行车太多、摆放得又不整齐,寻找自行车就要花掉好几分钟,还要担心车子是不是被偷了”,周齐说,停车难让她感到了自行车的不便之处,“心塞程度堪比堵车”。

  2015年12月22日10时许,早高峰过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附近的一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陈伊昕 摄

  今年9月22日“无车日”当天,北京市交通委对自行车停车设施的规划问题作出回应,称目前正在制定标准,按商务区、居住区等,设定不同范围内应配建的自行车停车位数量。12月初,北京市出台文件为骑车一族带来福音:北京市将在五环内治理完善3200公里连续成网的自行车道路系统,使自行车和步行成为中短距离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并与公共交通无缝衔接,形成绿色出行体系。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表示,将畅通整个慢行系统,取消一部分路侧占道车位,力争让自行车出行比例从12%达到18%。到2020年,北京的绿色出行(公交、地铁、步行、骑行)指标要达到75%。

  北京市开设的公共租赁自行车服务,也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新的选择。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9月发布的数据分析显示,北京的公租自行车大多用于通勤的“最后一公里”,租车人平均出行距离约2.6公里,用车时间小于20分钟,早晚高峰4小时租车量占全天租车量的55%以上。

  另据北京市交通委缓堵处副处长周天介绍,在城六区一些大型社区外也已经设置了很多公共自行车,现在全市包括郊区能达到5万辆的规模,每天平均一辆公共自行车使用的频率是4次。

  2015年11月22日,康拓和另一名自行车爱好者在玩一款自行车竞速游戏,同时记录下相关数据。 陈伊昕 摄

  被两轮改变的生活方式

  ——车轮上的社交

  当我们谈论骑车时,我们在谈些什么?曹村羊的回答是:一种生活方式。

  曹村羊目前供职于北京一家经营了16年的自行车老店,据他介绍,虽然现代人骑自行车出行的比例在下降,但店里的自行车年销量都在1500辆左右,且每年都在稳步提升。店里组织了规模超百人的车友会,这不仅带动了生意,更让一群不同年龄层的车友结下了深厚友谊。

  “我们经常组织各样的户外骑行活动,车友们都拿车友会当家”。曹村羊说。

  康拓也谈到了自行车的社交功能:“因为我的每天要骑25公里,路程远且是固定路线,一路上总会遇到固定的骑行通勤者,遇到红绿灯时会刹车聊聊,久而久之就成了朋友。”康拓有时会选择骑一辆颇具设计感的智能自行车上班,“大家会觉得我的车造型很新颖,也会因此和我聊起来。”

  资料图:2015年10月9日,亚洲自行车展在南京开幕,400多家国内外自行车品牌参展商参展。图为大小轮自行车。 朱晓颖 摄

  ——“互联网+”下旧事物的新需求

  在交通工具的属性之上,人们越来越青睐自行车的文化休闲属性。除了与日俱增的设计感以外,“互联网+”和新科技正影响着这个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据了解,百度、小米、乐视等互联网公司目前纷纷涉足智能自行车领域。拥有一台自带“黑科技”的自行车,也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

  “自行车不是新事物,但是需求是新需求”,700Bike联合创始人张向东曾向媒体表示,他的团队发现,城市人的出行方式正在发生着非常显著的变化。自行车作为更方便、更有效率的交通工具,正在重返人们的生活,成为理性的城市出行首选,尤其在一些热爱生活、追求品质的人群当中,骑行的热度已近似于跑步。

  曹村羊也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推崇者。家住北京房山区的他每天骑山地车上班,单程45公里的路需要花2个多小时,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记者惊叹他的坚持之余,他却淡定答道:“骑行是我的乐趣所在,单程2个小时听起来好像很久,但和大家花2个小时去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剧是一个道理”。

  据他介绍,起初自己买自行车仅仅是为了上班需要,结果越骑越爱、越骑越远。如果以一年250个工作日计算,他一年至少有1000个小时在路上。

  “骑车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曹村羊说。(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周齐、曹村羊为化名)(完)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