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2016年世界经济或蒙上阴影 预计GDP增速3.0%
2015-12-23 10:57:59
 

  人民网12月23日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世界经济黄皮书: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会”在京举行。黄皮书指出,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发达经济体需求管理政策效果已经显现但可持续性堪忧,美日欧货币政策方向背道而驰将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全球总债务水平的进一步累计将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造成威胁,经济政策日趋政治化阻碍有效地应对经济问题。

  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反映出全球复苏之路崎岖艰辛。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降,全球物价水平增速下行,部分经济体面临通缩压力。整体就业状况有所改善,但各经济体间存在差异。国际贸易负增长,国际直接投资有所恢复,跨国并购活跃,区域合作取得进展。金融市场波动剧烈,关联性明显。全球总债务水平处于历史高位,其不可持续性提升了风险层级。

  黄皮书指出,2016年,受到一系列不确定和趋势性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的运行有以下几大趋势。

  一、债务积累过快对增长和金融稳定造成威胁。一些经济体目前已经出现低利率、低增长和高负债这一“有毒组合”不断积累的趋势。这种趋势不仅损害货币扩张对实体经济的促进效果,而且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威胁。防止债务进一步积累的趋势已经迫在眉睫。

  二、竞争性的汇率政策成为隐忧。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均面临潜在增长率下降和总需求不足并存的现象。为了促进出口和总需求,货币贬值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备选工具。一国的竞争性货币贬值很有可能引发以邻为壑的货币竞争,从而带来全球外汇市场甚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

  三、区域贸易谈判取得进展但其全球影响仍存争议。TPP的达成是区域贸易谈判的一个重大进展,但是,对TPP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存在一些争议。TPP在进行贸易创造的同时,也将转移贸易,尤其是将中国这样贸易大国排除在外,很可能产生较大的贸易转移,从而在总体上降低TPP成员的福利。

  四、一些风险因素或推动新兴市场经济进一步放缓。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出现了结构性放缓与周期性放缓叠加的局面。当前导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进一步结构性放缓的风险因素包括制度、基础设施、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等四个方面;周期性放缓的因素主要是宏观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过度抑制通胀引发经济衰退的风险,过度实行金融开放和金融自由化引发金融不稳定造成经济低迷的风险等。

  此外,发达经济体需求管理政策效果显现,但可持续性堪忧;美联储加息为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已见谷底;内外经济政策高度政治化,许多经济体内外经济政策和结构改革受到既得利益集团不断掣肘;地缘政治变化和自然灾变亦会对世界经济运行与业绩带来负面干扰。这些因素都让2016年的世界经济蒙上一层阴影。

  据黄皮书预计,2016年按PPP计算的世界GDP增长率约为3.0%。如果爆发金融危机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按PPP计算的世界GDP增长率将约为2.0%。(李警锐)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