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陈两固自家生态茶园中。黄东华摄
图为:安溪“茶在草木中”的生态茶园。郭斌摄
中新网安溪12月22日电 (郭斌 林永传)22日,一场别具特色的传统铁观音品茶会在“中国茶叶第一镇”——福建安溪感德镇举行。
品茶会上,一款由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陈两固推出的大师茶品“野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经由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加工烘焙而成的“野实”,茶汤色金黄,入口甘滑饱满,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茶香与茶韵相溶相生,让在场所有茶人、茶客为之倾倒。
“这款‘野实茶’原料采摘自天然野生茶树林,经人工采摘,以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精心加工,复原了古时‘野味’十足的茶叶。”陈两固对记者表示,自神农时代起,茶树就由野生渐渐被人类所驯种,为人类所用。后来,越来越多的茶农将茶树种植于园地中,实施精致化管理,茶树的“野味”日趋淡化。
野生茶的品质如此之妙,茶山上、茶园里的铁观音是否也能做到?陈两固大受启发,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共建,开始在合作社的茶园里搞起实验。在茶树四周梯次种植樱花、桑葚、香樟树等乔木;间作种植山桔子、桂花、木薯等灌木;交织种植平托花生、金银花等藤本植物;梯壁种植或保留鬼针草、黄花菜、百喜草、蒲公英、芒萁芦苇等各种草本;茶树高1米左右,长得枝叶肥厚,形成“森林与茶园在空间上合理搭配”状态,打造茶园大生态“一翠三绿”景象,缔造“茶在草木中”的生态发展模式。
“由这种模式种植出来的铁观音茶,由于品质突出,茶叶价格得以大幅提升,毛茶单价可达每斤200元,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陈两固高兴地说。
安溪县是“中国第一产茶县”。目前,该县茶园面积60万亩,年产茶叶6.8万吨,涉茶产值158亿元,全县有80多万人受益于茶产业。
“富口袋也要护生态!”,作为“中国茶叶第一镇”的感德镇镇长陈志明对记者说:“在茶山上营造一个类野生的种植环境,让茶树自由生长,此举也叫草生栽培管理模式,这是感德镇在大力推广的茶园生态保护的一大举措。”
陈志明表示,近年来,感德镇大力推广实施茶园生态修复工程,采取带状退茶还林、茶树留高和梯壁留草等措施,建设茶园草生栽培管理模式示范片5000亩。同时,建立茶园防护林带与景观林带,实行茶园套种桂花、樱花等珍贵树种,绿化美化茶园,提高茶叶品质,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安溪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2011年开始,安溪每年实施茶园土壤改良2万亩以上,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梯壁留草、茶树留高,种植黄花菜等固土植被,补充茶树蛋白质,茶园套种绿肥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的推广,安溪生态保护建设将更上一台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