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阐述了对自动驾驶的理解。
自动驾驶还是无人驾驶?看起来是表达方式不同,背后指向一个更大的哲学命题:人到底在未来的智能交通进化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更形象的比喻则是:在未来,方向盘主权到底属于人还是智能机器?
12月16日至18日在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而在这个主题之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汽车的未来也受到人们的关注。百度在大会期间展示了无人驾驶汽车,并认为“系统是能够远远超过人类成为更好的驾驶员”。与此同时,全球首款智能互联汽车沃尔沃全新XC90也在现场亮相,这也是全球首款具有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而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作为唯一一名来自汽车界的代表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向与会嘉宾描绘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
汽车的未来何去何从?智能互联汽车的未来是自动驾驶还是无人驾驶?这看起来是表达方式不同,背后指向一个更大的哲学命题:人到底在未来的智能交通进化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更形象的比喻则是:在未来,方向盘主权到底属于人还是智能机器?
通过对比百度、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和沃尔沃的自动驾驶汽车,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相同之处是技术手段。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汽车厂商,都是利用遍布汽车全身的传感器采集大数据,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再将这些大数据上传云端,与其他机动车甚至行人等所有道路使用者和交管当局实现车联网沟通,最终实现对车辆的有效、安全控制。
以被称为全球首款具有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沃尔沃全新XC90为例,其车上装配有100多个感应器270个微电脑,运算能力相当于美国宇航局的航天飞机,依靠高度智慧和自我学习能力,XC90白天黑夜都能够自动侦测外部环境,例如行人、大型动物和骑行的自行车等,避免碰撞发生,在关键时刻自动刹车。
而差异之处呢?李书福在乌镇所作的演讲,正好可以解答这个疑问。李书福认为,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在研发无人驾驶,但沃尔沃所代表的自动驾驶,将赋予驾驶员自己驾驶或者自动驾驶的选择权。两种方向技术相同,理念不同,自动驾驶更接地气。与互联网公司忽略人的因素相比,沃尔沃对“驾驶员”的考量,代表着未来智能互联汽车发展的方向,汽车将从基本的支持人的功能,转换为理解人、与驾乘者进行交流、主动探索和满足人的需求。
简单来说,无论互联网企业还是汽车厂商,都同意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首先要把安全放在第一要素。就安全问题而言,汽车厂商所积累的经验毋庸置疑;互联网企业则暂时还未能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沃尔沃CEO汉肯早前更放出豪言,对于汽车在自动驾驶过程中产生的交通事故,沃尔沃将负全部责任。
而在是否保留人驾驶汽车的权力这些关键问题上,自动驾驶与无人驾驶的理念区别,关乎汽车发展的方向,更关乎人与机器的伦理关系——人的安全能否完全由机器保障?汽车的控制主权,能否完全交给智能机器?
让我们设想这样的情景:当遇到雷雨大风雪天气等极端条件时,物联网通讯受到影响或道路设施受到破坏,自动驾驶仍然保留人是否驾驶汽车的选择权,人仍能驾驶汽车应对复杂的路况;这时无人驾驶车辆无能为力;在驶离拥堵路段之后,司机能让自动驾驶汽车恢复人工驾驶状态,感受在高速公路上驾驭与驰骋的乐趣。沃尔沃汽车11月在洛杉矶车展上发布了全新Concept 26自动驾驶概念车,也描绘出了自动驾驶实现后的美好场景:Concept 26 概念车采用全新的专属座椅设计,提供“驾驭”、“创造”、“ 休闲”三种模式,为用户带来全新的驾驶选择。
而在相同的情景下,在无人驾驶的汽车里,人们就像乘坐公交车或地铁一样,永远只能充当乘客的角色。
理念上的分歧并不代表无人驾驶技术一无是处。无人驾驶更适合公共交通行业与物流行业,目的是乘客或商品如何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而且运输的路线具有特定而稳定的路况、线路可预先定制等。而对于个人与社会来说,自动驾驶不但适用于以上场景,也适用于私人出行。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讲,汽车企业在智能与互联领域显然不能单打独斗,积极与IT、科技行业展开合作,不可或缺。人们应当肯定互联网企业在新的汽车技术浪潮中的努力和价值,也更应意识到技术发展的终极目的,是解放人类的时间,因此两者只有相互融合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美好的汽车生活。
浙江在线记者
王坚颖 倪雁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