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外媒称中国人对做慈善感到尴尬:怕露富被“关注”
2015-12-21 14:26:00
 

  外媒称,夜幕降临,饲养“大熊猫”的狂潮也随之涌起。人们悄悄地走进它们,将大包小包的旧衣物塞入其腹中。白天,一辆辆卡车会把“大熊猫”的腹部清空,好让它们下一次大快朵颐。这些“大熊猫”是一些由塑料制成的大型回收箱,其设计初衷是为了吸引人们将闲置的旧衣物捐给需要的人。从2012年起上海开始设立的“大熊猫”回收箱,目前全市大约有数百个这样的箱子。它们经常被放置在公寓大楼的入口处。去年,它们大约吞下了100万件衣物。

  据英国《经济学人》网站12月19日报道,捐赠者向回收箱捐衣物的做法令人肃然起敬,但他们通常都是在夜色的掩护下采取这样的行动。中国中产阶级尚未形成慈善捐赠的习惯。尽管中国中产阶级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但很多人仍对做慈善感到很尴尬。中国人均GDP大约是美国的七分之一。但2014年中国人捐给慈善机构的善款为1040亿元,其人均捐款数量大约仅相当于美国人均捐款的1%。

  报道称,中国中产阶级还担心——向慈善机构大笔捐款可能引起外界对其财产不必要的关注。他们既不希望招致穷人的嫉妒,也不希望让税务部门更关注自己。《胡润百富》月刊称,去年中国排名前100位的慈善家共计捐款32亿美元。这一数字大大低于美国排名前3位慈善家的捐款总数。

  2008年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发生汶川大地震——这是30多年来中国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慈善捐赠的积极效果似乎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志愿者们涌入遭受地震严重破坏的地区,捐款填满了援助机构的保险箱。但问题很快就显现了。令人尴尬的是,事实证明民间的救济行动似乎比官方的更为有效。

  报道称,一系列有关慈善基金管理不当的丑闻也不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尽管大多数慈善基金都管理得当,但有时仍必须保持警惕。骗子甚至已在打“大熊猫”回收箱的主意。负责“大熊猫”回收箱项目的上海缘源实业有限公司注意到,在过去一年中上海街头出现了很多假冒的回收箱。一些人还想出了一个办法,用这些假冒的回收箱骗人捐赠衣物,还引诱他人投资这项“倒卖旧衣”的生意。骗子承诺投资者回报率在10%以上——大大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很多人落入骗局,全部被骗走的资金至少达300多万元。

  对于上海缘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膺鸿而言,上述欺诈行为仅是其遇到的一系列挑战中的最新情况。为了避免人们将垃圾投入旧衣回收箱内,他推出了“大熊猫”造型设计的回收箱,并将其做成半透明的,以便路人能够看到堆放在里面的衣物。但令人遗憾的是,吸引眼球的“大熊猫”回收箱却带来了副作用。杨膺鸿说,人们更喜欢在晚上捐衣服,因为这会引起其他人的误解,认为他们把还能穿的衣服扔掉。

  报道称,尽管中国中产阶级对做慈善缺乏自信,但上海大街小巷日渐增多的“大熊猫”回收箱反映出慈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

  中国公益研究院估计,中国富人捐赠的善款有80%流入了海外慈善机构。或许很多富人希望为国内的慈善机构捐款,但制度却限制了国内慈善事业的发展。要成立一家非营利的组织,慈善机构必须找一个政府合伙人,这会使其失去很多自主权。

  但这种现象很快将发生改变。10月底,政府已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经过10年的讨论,该法律对慈善做出了大致的定义,并承认慈善事业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该法律承诺可以让慈善机构直接注册,而不需要通过官方的合作伙伴进行注册。它们还可以享受免税的政策。广州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健刚说,该法律有助于减少政府的影响力,促进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预计,该法律会很快获得通过。(编译/邬眉)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参考消息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