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题策划 本报记者 陈伟胜
■本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白志标
■本期特邀嘉宾
中国足协执委 汪大昭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 金汕
“供给侧”改革是最近关于中国经济寻求新增长、新动力、新思路的一个“新热词”。把“供给侧”的经济概念引入到中国足球,就可以发现,中国足球也存在与中国经济相类似的状况,即足球市场需求旺盛,如中超各俱乐部投入巨大,明年中超版权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0亿,但是民众最为关注的另一个“足球产品”国家队的成绩却是每况愈下,可以说中国足球软肋也在“供给侧”。如何能让中国足球的“供给侧”与广大球迷的需求吻合成为中国足球实现中远期目标的根本。本期三言两拍特邀目前正在参与足代会的汪大昭和金汕两位嘉宾,作一探讨。
中国体育“需”“供”不平衡
白志标: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中央在最近半个月里连续提到改革供给侧结构,是因为需求侧与供给侧的不匹配。我们在2010年制造业规模超过了美国,但在过去一年里却出现了国人大规模到日本购买马桶盖现象,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的产品不符合国人的需求,国人已经不再是只需求有无,而是对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有更高期待。同理,中国体育已经在2008奥运金牌数压倒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但是,国人对中国体育已经不仅仅希望夺得多少奥运金牌,而是转而对长期在低谷徘徊的中国足球,尤其在国际赛场上要有重大突破。当然,如果在中国足球的层面,广州恒大3年2夺亚冠的伟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足球薄弱的“供给侧”。
汪大昭:国家队成绩与球迷期望不符,我的看法是因为我们的球迷期望过高。看到人家特别是亚洲球队如韩日球队成绩如何如何,就觉得我们应该那样,甚至拿俱乐部的成绩来比较,我觉得这不科学。国家队成绩与俱乐部成绩不匹配的有的是,比如英格兰队与曼联,你难道能说是英足总在管理上出了很大问题。另外,中国男足的成绩对那些早就不看中国队比赛的球迷来说,成绩与期望正好一致,可以说国家队的投入与成绩产出完全相符,倒是恒大的成绩产出明显大于投入。我觉得这些跟国人买马桶盖行为完全不等同。
金汕:现在“供给侧”是个时髦词,反映了我们现在经济层面的问题。用这个观点来看中国足球倒也不失为一种新角度,不要说国家队层面,包括联赛的运营,中国足协确实一直受到外界的指责,也出现了严重的假赌黑,国家队和联赛的顶层设计上出了问题,足协有推卸不掉的责任,也就是“供给侧”掉链子了。恒大的管理和一些做法确实值得足协借鉴。相比于俱乐部,国家队教练层的变动无疑是滞后的。
中超版权80亿仅算“需求侧”
白志标: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伴随着国务院46号文件出台,足球产业进入了一个井喷期,中超各俱乐部投入巨大,未来5年中超版权卖到了80亿元,说明中国的足球市场非常大,如果以经济学的理论讲,这只能算是“需求侧”,中国足球不缺投入的数量,缺的是有质量高效率的“供给侧”,在国际赛场上成绩的突破。
汪大昭:中国足球确实需要进行改革,但我不认为这种改变只是单纯地适应市场需求,足球从来就不是单一的体育运动,并不仅是追求成绩,还承载了政治、文化、教育等多个功能,足球产品应提供精神享受和接受文化教育,只看重资金、成绩而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就偏离了足球的本质。
金汕:中国足球高层的改革和调整是毋庸置疑和必须的。现在大家关注的是这种改革和调整要用多长时间,可惜足代会没有对这个问题明确说明,如果顶层设计还在盲目,那么无疑会影响到下面的具体运行。这次足代会也做了调整,比如加入了高洪波、黎瑞刚,似乎要体现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但不容否认的是现在的足协依然还是行政架构。
中国足协如何提升质效
白志标:国家队和俱乐部,同样是请外教,同样是高薪,前者如同国企,高层享受高薪,后者如同民企,老板亲力亲为,同样参与市场但对市场反应缓慢。卡马乔赔钱也没赚来吆喝后,佩兰的去留犹犹豫豫;恒大从俱乐部长远发展,哪怕外界一片挽留声还是迅速以斯科拉里更换卡纳瓦罗,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两者在管理和效率上的差别。恒大这么短时间就能到达亚洲足球的顶峰,从供给侧来说,就是从一开始的生产、管理上严格把关,从而保证了随后的高品质和高效率。
汪大昭:国企与民企并无优劣之分,只看是否适合,资本绑架足球不会有好结果。国家队在对待外教上也并非像外界说的那样没有作为。只要汲取教训,有些事情要吃过好几堑才能长一智,足球即是。改变体制和效率不都是方法问题,主要还是解放思想和转变观念。
金汕:这么多年国足成绩为什么就上不去呢?这确实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单单是足协的责任,在2001年男足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之前,从曾雪麟到高丰文、戚务生,球队一次次冲击世界杯失利很难说是足协的原因。2001年之后,足协开始了失控,俱乐部“革命”,各种假赌黑也出现了。所以,中国足球要上去,足协改制和提升效率只是一个基础层面,当然属于所谓的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