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微信谣言如何骗10万+阅读量?近半谣言涉及金钱主题
2015-12-15 13:38:00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韦英哲 通讯员 何凌南) 你知道10万+的谣言是怎么来的吗?昨日,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发布第五期谣言分析报告,200篇被举报为“诱导分享”的公众号文章中,有47%的文章涉及到金钱主题。报告指出,“高阅读+高点赞+高举报”(简称“三高”)的谣言标题、内容吸引人,诱导分享倾向明显,通常涉及金钱、健康养生、奇闻逸事等主题。

  近半谣言涉及金钱主题

  本期谣言报告选取分析的公众号文章,是6月19日~8月23日被举报数量排名前200的“诱导分享”文章。其中,排名前七位的“诱导分享”主题是:金钱(94篇)、名人相关(58篇)、社会秩序(36篇)、人身安全(32篇)、奇闻异事(21篇)、健康养生(19篇)、政治/政策相关(19篇)。

  在这200篇被举报为“诱导分享”的文章中,有高达47%的文章涉及到金钱主题,29%的文章涉及到名人相关主题。

  报告指出,有的谣言欺骗手段不高,很多人能一眼看出它不符合事实,举报数自然就高,但有的谣言涉及专业领域,一般人不了解,又或者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让人很难分辨,举报数就会较低。

  报告还分析称,诱导分享分为显性与隐性。显性诱导分享在文章内部有“分享”或“转发”等字眼,直接鼓励读者将该文章转发给家人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在此次200条被举报为诱导分享的文章中,有59%为显性诱导分享,另外41%为隐性。从影响效果看,显性诱导分享文章阅读数的秩和平均值(90.17),只是略低于隐性诱导分享(115.37),两者点赞数并无显著差别。

  绝大多数读者不知“被诱导”

  报告称,获得高阅读、高点赞、高举报的谣言标题,内容吸引人,诱导分享倾向明显,通常涉及金钱、健康养生、奇闻逸事等主题。

  以《谁打开,谁发财!》为例,这篇文章以发财为噱头来吸引读者,主要内容是告诉读者只要转发一条荷兰的谚语8次就能得到幸运的降临。同时,文章后半部分强调只要转发文章就能将“财神爷”带回家,带给亲人朋友。这篇文章充分利用了部分读者迷信的心理特点,带来了高点赞和高转发,进而促使阅读数和点赞数飚至10万以上。尽管这篇文章诱导分享的举报数在本次样本中最高,为214,但与其超过10万的阅读数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说明绝大部分读者都没有意识到其有“诱导分享”的倾向。

  “迷信蛊惑”骗取阅读量最大

  那么,这些高阅读量的谣言是如何瞒天过海的?报告将显性诱导分享分为五类,分别是物质诱惑、迷信蛊惑、条件强制、道德捆绑和顺便一提。有95.8%都属于以上五类中的一类,也有少数谣言同时属于多个类别。

  其中,迷信蛊惑的平均阅读数高达10万+,在所有类别中排第一,不过其点赞数为19517.9,显著低于道德捆绑类,说明许多读者虽然听从诱导分享的呼吁进行了转发分享,但并不是真心认同和喜欢文章内容,而是出于一种“宁可信其有”、“随便试一试”的迷信和侥幸心理。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信息时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