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美媒: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将取决于各国意愿
2015-12-14 13:40:00
 

  中新网12月14日电 据外媒报道,全球190多个国家在巴黎签署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协议,通过引入一种全新的国际合作方法来抑制气候变化趋势。这一次,所有签约国家──而不仅仅是发达工业国家──均承诺削减本国温室气体排放量。

  然而,报道指出,该协议是否能够实现在本世纪后半叶基本消除化石燃料和碳排放经济活动的目标,总体上依然取决于每个国家改革其能源生产、消费模式以及经济运行方式的意愿。

  这是因为协议的核心仰仗的是每个国家在本国政经环境下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计划。但这些计划并无法律效力──这也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一直主张的一个条件。不过,该协议的确从法律层面强制各国制定出统一的报告标准和审核流程,从而加大温室气体减排的力度。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成功实现协议目标不仅仅需要尽快开始减排工作,还需要向穷困的发展中国家每年投入超过1000亿美元,为后者的减排项目提供资金。穷困国家相应要做的工作则是,在发展经济并帮助数以亿计的人进入中产阶级行列的同时,限制并最终大幅削减与化石燃料相关的碳排放。而过去100多年时间里,化石燃料曾推动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

  为了发挥作用,该协议还必须从私人投资者、企业和国际借贷组织手中释放数万亿美元投资。这些投资将用于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不产生碳排放的能源,更好的电动车电池等新技术,碳捕获和碳储存方式,建筑能效的提高,以及扩大从大气层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树木和植被的面积。

  有些人认为,相比强制执行的协议,这项自愿达成的协议实际上可能会更有效地促进私人投资。在他们看来,这一安排将表明,政府不是在被迫履行一些堪称它们有史以来最为雄心勃勃的计划,因此政府反而更有可能实现这些计划,它们也更有可能鼓励私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帮助。

  即使该协议的支持者也表示,每个国家的自愿计划需要随时间推移逐渐加大力度,从而实现协议的目标。正因为如此,这些支持者欢迎定期审查、报告和透明度标准等措施,以及尝试提高协议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量等义务。

  世界自然基金会美国气候变化副总裁莱昂纳德称,这一流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他表示,这样的协议不仅有了蓝图,还制定了工作流程。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