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青海高原的生态"宠儿" 柴达木福牛捧得"身份证"
2015-12-14 10:24:00
 

青海高原的生态“宠儿”柴达木福牛捧得

  中新网12月14日电 12月11日,受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政府委托,由中国肉类协会组织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等单位专家组和新闻媒体,在北京举办“青海柴达木福牛肉品鉴会”,为柴达木福牛快速冲进市场颁发了“身份证”,筑起了快车道。

柴达木福牛

柴达木福牛

  柴达木福牛依托青海高原上的海西州长期开展生态畜牧业的丰厚积淀,以雪域牦牛为母本、黄牛为父本生产犏牛、母犏牛再以安格斯牛等优良肉牛为终端父本,应用牦牛远缘种间杂交技术生产的商品肉牛。因此,柴达木福牛既具有牦牛适应高寒气候、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的生物学特点,又具有初生重大、生长发育快、饲料回报高、产肉量高的基因禀赋,且具有营养丰富、低脂肪、高热量的优质牛肉品质。

  青海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柴达木福牛,海西州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接生”了柴达木福牛,使其成为在“保护中发展”的生态“宠儿”。当地产业带内因为用于柴达木福牛生产的天然草地全面采取休牧和轮牧。不但实现了草畜动态平衡,而且以科技为支撑,通过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实现了提质、上量、增收的目标,成为海西州精心打造的百亿元产值的农牧业“发展核”。

品鉴会现场

品鉴会现场

  五年以来,柴达木福牛同时作为海西州农牧业的重要“产业泵”之一,支撑起农牧业转型升级。福牛产业通过创建“一个模式”、建设“四大体系”、开发“四大产品”,构建了从生产源头到终端市场的完整产业链。作为循环农业的核心产业,推行多元化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的“粘合剂”,形成了良种繁育、肉牛饲养、饲料加工、生物制品加工、有机肥生产加工、市场流通为一体的循环农牧产业。福牛产业上连草原畜牧业、横接种植业、下连生物加工产业,并向生物能源、有机肥加工等环保产业延伸,向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迈进。

  此前,在专家组通过充分研究论证,对柴达木福牛给出实至名归的“上乘牛肉产品”的一系列良好数据基础上。“柴达木福牛肉品鉴会”在当天专家实际品鉴中,柴达木福牛的美名在京城不胫而走。会议当天,围绕福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肉类协会与海西州政府、海西莫河骆驼场三方共同签订了创建“中国肉类好食材”示范基地项目合作意向书,预示着柴达木福牛产业将在国家层面的关注下跨上更高台阶。

  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会长许尚忠现场做出评价:“柴达木福牛肉产品的开发,创新了牦牛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了牦牛肉产品多元化,为形成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保护当地品种资源和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在拓展和开发牦牛肉产品的同时,将促进地方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有利于提高我国牦牛产业的整体水平”。(中新网生活频道)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