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雄心联盟”的“雄心”何在?
2015-12-13 05:36:00
 原标题:“雄心联盟”的“雄心”何在?

图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会场入口前的各国圆柱。新华社记者 应强摄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会场并不平静。欧盟日前宣布与79个国家在内的非洲、加勒比海与太平洋国家集团(简称“非加太”集团)达成一项“雄心勃勃并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并在立场上保持一致。随后,美国也宣布加入其中。部分西方媒体将此报道为“雄心联盟”(High Ambition Coalition)正式组建。最早披露这一消息的英国《卫报》强调,中国、印度等国目前不在该“联盟”之中。

  不过,事实上,所谓“雄心联盟”是否为“联盟”性质还得打个问号。

  “政治作秀大于实际意义。”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观点鲜明地表示。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指出,“雄心联盟”至今并没有像其他国家集团,如“基础四国”“G77+中国”“伞形国家集团”那样在谈判中集体发声,阐述共同立场和诉求,而只是空谈“雄心”,其中各方对“雄心”的内涵和诉求也各异。该联盟的影响和作用及其未来走向尚待进一步观察。

  为何选在大会即将收官之际?

  “在巴黎会议即将收官时正式宣布,给人一种感觉,似乎这些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有力度。所以政治意义更大,有一种造势的效果。”巢清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从“联盟”成员数量上看,目前也有不同声音。有西方媒体指出“雄心联盟”超过100国,包括了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而印度媒体则报道说,所谓的“雄心联盟”目前仅有15个缔约方。而在很多气候专家们看来,所谓“雄心联盟”其实只是10余个国家的一次作秀,其性质和参加国数量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非加太”集团秘书长帕特里克·戈梅斯在相关讲话中只强调了气候变化威胁到“非加太”集团成员国的生存,并就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应达成的成果提出一些主张,其中并无与欧盟“结盟”之意。而事实上,马绍尔群岛外长德布勒姆此前也表示,“雄心联盟”不是一个谈判集团,只是希望各种声音之间能有所联系,无论国家大小、穷富,同样没有强调“结盟”之意。

  气候大会越接近尾声,越是谈判最胶着的时刻。“在此阶段组成所谓‘雄心联盟’,意在抢占气候问题的道德制高点。”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陈波博士在会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需要看到所谓‘雄心联盟’背后的主导方。”何建坤说,其影响和作用及其未来走向尚待进一步观察。

  为何不把中印等国纳入?

  在9日巴黎气候大会的相关发布会上,当有外国记者问及某联盟成员国有关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有区别”的责任时,对方辩称,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同样的要求,必须有一套标准。但“有区别的体系”不同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二分法”。

  对此,巢清尘表示,所谓“雄心联盟”很好地满足了发达国家现在最想达到的目的,就是模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分,也即“二分法”,弱化了《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公约》所强调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纳入中国和印度,更是说明企图将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和未来的责任主要推给发展中大国,尤其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巢清尘表示。

  对此,国家发改委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也表示,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发挥沟通桥梁作用,并不意味着中国处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某一位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二分法”在巴黎协议中不能被淡化。

  为何有“雄心”却无真实行动?

  “‘雄心联盟’的组成有其政治利益与诉求考量,要客观认识其影响。”巢清尘表示。分析“雄心联盟”提出的诉求,主要包括三方面: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减排的清晰路径;五年进行各国减排结果的评审等。“从科学上和公平性上来说,并不是非常占理。”巢清尘表示。

  首先看1.5摄氏度的控温目标。控制地表温度上升是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1.5摄氏度显然比2摄氏度有力度,但比口号更重要的是“行动”。

  据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提交的《2015中国气候融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气候资金总量仅为3910亿美元,2011—2050年间,仅在能源领域,平均每年就需要1.1万亿美元低碳投资来弥补缺口,才能达到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的目标。而国际气候资金十分有限。

  而在关键的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并没有体现出与口号相匹配的“雄心”。发达国家多年前就在联合国气候大会承诺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但目前并未落实。在“基础四国”部长发布会上,印度环境森林和气候变化部部长贾瓦德卡尔也指出:“目前的谈判中,没有看到发达国家在资金上的有力行动。”

  “应该说1.5摄氏度这一控温目标其实讨论了很长时间,是小岛国和最不发达国家一直在极力推崇的,但是从科学上讲,1.5摄氏度对应的温室气体浓度大概为430ppm,实现的概率不到50%。”巢清尘坦言。另外,要达到1.5摄氏度,还需综合考量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承受力。实现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都有很大的难度,更不用说各国对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在这一点上,‘雄心联盟’内部并没有取得政治上的共识,其实包括美国、欧盟也并没有。”巢清尘说。

  再看“减排的清晰路径”与“减排结果的评审”。“‘雄心联盟’提出‘清晰的减排路径’,但美欧现有的减排路径都难以支持实现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更不用说实现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巢清尘指出。此外,关于减排的审评,他们其实也是希望采取一套标准,仅仅针对减排,所以这些诉求都是更多针对发展中国家。“由此,我们要客观看待其诉求并作出理性判断。”巢清尘说。

  由此可见,“雄心联盟”只是西方媒体借机炒作的概念,缺少“联盟”与“盟友”的实质意义,更缺乏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举措。

  (本报巴黎12月12日电 本报记者 冯 蕾 黄 昊)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光明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