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人用丙酮、酒精擦拭、修复孟庙内的石碑。曾洁摄
图为邹城中小学生在孟庙上国学课,诵读完毕后对院内石碑产生好奇,纷纷观摩。 曾洁 摄
图为穿着“洋气”的现代姑娘被孟府里举行的女子加笄礼吸引,拍摄留念。 曾洁 摄
中新网济南12月12日电 (曾洁)每逢周末,孟庙、孟府总会出现一群“古人”,行孩童开笔礼、男子冠礼、女子笄礼、男女婚礼等汉代重大传统礼仪。每逢此时,游客便会惊叹“穿越”,纷纷屏息围观,还用手机录下影像细细品味。
邹城是儒家亚圣孟子的诞生地,孟庙和孟府是纪念儒家亚圣孟子的地方。孟子是2000多年前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四德“仁、义、礼、智”、成才哲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仁政学说“民贵君轻”等思想为人熟知。
如今,人们在经济腾飞中产生了文化寻根的渴望,孔子、孟子等中国古代“风云人物”以更鲜活的面孔重回“寻常百姓家”。孟子的纪念场所就逐渐成为“寻常百姓”亲近传统文化,触摸文化根脉的地方。
记者曾多次在孟庙邂逅晨起诵读中国传统经典书籍的中小学生。邹城市第五中学的郭秀梅告诉记者,这是学生们一周一节的国学课,每次诵读完毕,孩子们可以畅游孟府、孟庙,阅读碑文、瞻仰古柏都是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孟子幼时丧父,顽皮而聪慧,孟母为促其成才,用心良苦。孟子长大后师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44岁开始周游列国,在今山东、河南一带游说诸侯。60岁孟子结束周游,著书立说。公元前289年冬至日,85岁的孟子离开人世。邹城人为缅怀这位圣人,每年冬至日在孟庙举行祭祀大典,各地孟氏宗亲也会前来参加。
曾从内蒙古到邹城孟庙参加祭孟大典的孟氏宗亲成员对记者说,孟母教子的故事将儿时孟子还原为普通的孩童,后人除了感受亚圣光环,还了解到孟子何以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形象更鲜活了。
现存孟庙为清代康熙年间所见,院中古柏青青,还有元代追封孟子为“亚圣”的石碑矗立。走一遍孟庙,时空交错的故事让孟子在游人心中的形象丰盈起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孟母。脚踏孟子故土听孟母三迁、孟母杀猪、断机教子等故事,游客会不仅好奇:“邹国都城西郊的庙户营村今在何处?旧时闹市在何处,学堂又在何处?”
近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孔孟思想不再停留于书本与口头,而出现了传统礼仪巡演、礼乐射御书数进校园、全国邹鲁城市等民众参与性较高的活动。
孟子虽生于邹城,但其影响远远超越一地。2015年的祭孟大典,不仅全国各地的孟氏宗亲“组团”前来,以“邹鲁文化城市”为名的中国海南、长沙、韩国安东等23个城市的代表也聚于邹城,寻根问源、共话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