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志刚近照佘治骏摄
中新网南京12月7日电 (盛捷 刘成)“我相信总有一天可以用水来做燃料,组成水的氢和氧可以单独地或合在一起来使用,这将为热和光提供无限的来源,所供给光和热的强度是煤炭所无法达到的,水将是未来的煤炭。”这是一百多年前的科幻小说《神秘岛》中的一个预言。
7日,2015年两院院士出炉,南京大学邹志刚被评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志刚教授长期从事光催化材料研究,利用太阳可见光将水分解为氢和氧,致力于让这个预言走进现实,而他在小时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记者。
邹志刚回忆,小时候曾把记者作为理想职业,可是上大学时,却因为父母相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信条,被要求学习“靠技术吃饭”的理工科,自己大学时期还迷恋过诗歌文学,因此直到今天他的生活中还散发着丝丝的文艺气息。
十多年前,邹志刚放弃日本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回国,在南京大学建立起环境材料和再生资源研究中心。当时,可再生能源研究在国内尚属新领域,邹志刚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做起,不断产出重量级的科研成果。2014年,他的成果《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及在能源与环境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预计到第二期973项目结题时,我们的光催化水解制氢转化率将达到8%,接近美国能源部制定的10%商业化利用目标,中国人有望率先实现人类百年前的梦想。”邹志刚说。
对于氢能源生产出来之后怎么办?邹志刚透露,下一步也将进行燃料电池等方面技术的应用开发,最终达到低成本、高效率且环境友好地产生和利用氢能源。
除了利用光催化材料提升太阳能转换率的研究,邹志刚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光催化还原CO2研究,并率先实现了利用光催化材料将CO2和水转化为氧气和甲烷等碳氢化合物。
邹志刚的业余爱好很少,他家里只有一台10多年前购买的小电视,好多年前出故障后就没有修理。
由于工作太忙,每天处理完事务已经深夜,所以就不再看电视。繁忙之余,邹志刚会抽空读读书,看看小说。他的书桌上最近放着《2014年中国年度微型小说》、《我是落花生的女儿》等多本文学作品。
谈到对自己的人生展望,邹志刚只想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继续深入光催化材料研究,把教师职务做好,把学生培养好。
邹志刚鼓励学生从兴趣出发,自主选择学科前沿问题。他说:“你们跟着我的课题做研究,肯定超越不了我,只有找到了新的可能有突破的研究方向,你们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