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2月4日电(记者 江耘 通讯员 费必胜)阳光、土壤、水、空气、养分,这是生物赖以生存在地球上的基本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关键是要实现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是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政府对创业创新生态环境的营造,是对社会创业创新热情的最大释放。
近年来,浙江省科技厅先行先试,用五大要素,精心打造创业创新生态环境,有效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新引擎”。
阳光:政策普照创新创新热土
浙商,就是那种给几分阳光就灿烂的群体。同样,在政策阳光照耀之下,浙江创业创新的幼苗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浙江省就开始下发相关的政策。当时,浙江省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进行了修订,随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
2012年开展“三位一体”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依托企业建设一批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013年5月,浙江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2014年,印发《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工作要点》,明确科技经费跟进金融资本、风险资本,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力量;同时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规模,受到国务院肯定。
同年,修订出台《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鼓励科技创业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实施意见》。2015年,密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创业创新的实施意见》、《公众创业创新服务行动方案》、《推广应用创新劵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科技人员和团队、民间资本、创业资本和科技成果相结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导向、重大改革引领、坚持法治保障的创新政策体系,消除了创业创新者的后顾之忧。
土壤:加强财政补贴 扶持发展众创空间
众创空间是互联网+时代创业服务机构和新型孵化器的代表,是加速推动科技型创业,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这些年来,浙江省共创建了8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5个省级高新园区,杭州滨江、临江国家级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除此之外,以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为核心的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不断加速。创客小镇、梦想小镇、私募基金小镇、互联网创业小镇、云计算产业小镇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截至目前,浙江省涌现出100多家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贝壳社等13家入选首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和浙商系等创业“新四军”异军突起,逐步成为转型升级主力军。
另外,杭州入围全国首批15个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城市,青年互联网创业风生水起,盛况空前。
仅据微链大数据显示,1-9月份杭州民间举办创新创业活动1024场。10月14日、15日,阿里召开以互联网+创业创新为主题的云栖大会,来自海内外的4万多人次到会,网上参与120万人次。
在去年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浙江共有11家企业获奖,获奖数占全国的1/3。在今年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浙江省企业获奖数占全国的40%以上,并连续三年蝉联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一等奖,连续两年荣获互联网行业总决赛一等奖,今年获得文化创意行业总决赛一等奖。这种蓬勃发展的态势与政府的扶持密不可分。
今年,浙江省科技厅设立1亿元科技创新券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截至12月2日,浙江全省各市、县发放创新券累计达1.5亿元,申领企业数6329家,共有2278家企业接受科技创新服务。
水:加强资金引导 为创业创新注入源泉
“水”是生命之源,对创业创新来说,就是金融资本、中介机构、科技服务业等。
目前,浙江省拥有创业投资机构213家,省管理资本近500亿元,均列全国第3位。杭州、温州、湖州和宁波高新区被列为国家科技金融试点。
去年浙江省科技厅牵头设立浙江省天使投资专委会,目前已集聚天使湾、浙报传媒梦工场等200多位省内外天使投资人。今年,浙江省将信息经济创业投资基金扩大到50亿元。并制定出台《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浙江省科技金融结合的实施意见》等,引导银行扩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另外,浙江还设立3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引导各个市县设立种子资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据悉,浙江全省新设立种子基金23项3.87亿元、种子资金19项1.15亿元。
目前,浙江全省专利权质押贷款余额超过6.3亿元,居全国前列,各市县设立各类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2.77亿元。通过科技担保、专利权质押、信贷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银行为696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25亿元。
空气:开展公共服务 营造良好“双创”氛围
“空气”是创新的环境氛围、知识产权保护等。为了营造更加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让“双创”活力竞相迸发,2015年,浙江省科技厅整合企业、项目、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载体等各类科技数据,建立首个省级政府部门云服务平台——浙江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科技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业务的全部信息、资源、数据以及系统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实现全部科技数据、系统、资源、服务和科技工作的“一网打尽”。创业创新者可以通过云服务平台找信息、找资源、找资金、找设备、找服务,享受“一站式”的“指尖上的服务”。
截至12月2日,云服务平台已积聚了浙江全省省级创新载体4009家,积聚非省级创新载体近421家,可开放共享仪器设备69459台(套),可对外提供技术服务20697项。目前,已向企业和创业者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累计达4457次,使用科技创新券金额近5000万元。
此外,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浙江省专利条例》。在全国第一个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专项行动,设立“中国(浙江)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扎实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评议、专利质押等工作,杭州、温州、宁波、嘉兴、湖州等5市和杭州高新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园区)。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给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以杭州市“梦想小镇”创业服务中心为例,首批48家企业、800多名创业者可以在“云”上办理在线工商注册、项目申报、申请人才房;还可以在线建立财务、法务、人力资源、行政管理等中介资源聚集平台,甚至可以寻找天使投资、股权众筹、供应链融资等市场化运作的金融服务。
预计三年内,小镇将集聚大学生创业者1万名,创业项目2000个,基金(管理)及相关机构300家,实际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000亿元,金融资产总额超过3000亿元。
养分:加强奖励激励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在奖励激励措施方面下功夫,去年修订了《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提出科技重大贡献奖奖金数额为每人50万元;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等都对资金数额、奖励荣誉享受、奖金分配作了规定。
浙江省科技厅与财政厅就加强和改进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联合征求意见,明确市场导向类项目突出企业主体,对一线科研人员根据实际劳动安排激励支出。鼓励科技人员以自主科技成果入股创办企业,以商标、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等非货币财产出资最高可占注册资本的70%。
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2002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建设网上技术市场,推进技术产权化、成果资本化、转让市场化、交易网商化,被誉为“科技界的淘宝网”,这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改革举措。
特别是2012年以来,浙江省共举办5次科技成果拍卖会,共拍卖科技成果521项、成交额9.09亿元,溢价达32.5%,目前有近一半的成交成果已经实现产业化,新增销售88.16亿元,利税5.67亿元,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推进科技成果转换的良好氛围,为孕育浙江这片“双创”沃土给予了更多养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