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央行:将采取措施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015-12-04 15:29:50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任杰):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今天(4日)在北京表示,将采取金融创新措施,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融资难题。据透露,截止今年10月末,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的金融资产金额达到3.9万亿,中国将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开放工作。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多项金融改革举措。其中,支持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投融资等方面开展金融开放创新试点。针对小微企业和农村金融面临的“融资贵”、“融资难”问题,浙江台州和吉林省将分别开展试点,具体举措包括创新金融产品、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抵押贷款等。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政策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表示,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是世界性难题。核心原因是大中型企业与小微型企业在融资层面、市场准入层面地位不匹配。中国政府和货币当局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支持小微企业的创业和创新,“我们在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和创新性融资等多渠道开展相关工作,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提到了发展互联网金融,通过创新型的工具使得很多电商和消费者能够获得低成本、快速的融资。无论是在吉林还是在台州,都鼓励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主体,更多的利用债券市场利用直接融资渠道给予投资。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希望到“十三五”末期,就是到2020年左右,直接融资占全社会的比重可以从现在的不到20%,上升到25%左右,我相信,其中主要是小微经济主体。”

  本周,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SDR),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话题备受关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邢毓静援引数字指出,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在持续稳步推进:“从2015年1至10月来看,跨境人民币收付额接近9.6万亿元,同比增长20%,占中国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达到28.1%。人民币已经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收付货币。从直接投资(FDI、ODI)到沪港通、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的开放,人民币跨境金融的交易在稳步扩大。到今年10月末,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的金融资产金额达到了3.9万亿。人民银行已经和境外33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目前,总额度已超过3.3万亿。”

  她还表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国际主要货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之间还存在差距,这将是中国推进金融改革方向:“(我们的差距)一是个人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还不够高,二是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还不够。过去的资本项目开放是一个单向的开放,像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和RQF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从去年开始,在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基础上推出了RQDI(人民币合格境内投资者)。此外,境外机构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股票交易所发债的尝试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差距和中国的未来金融改革开放的方向一致,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我们会继续稳妥、有序地推进。”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