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智利前驻华大使马塔:看好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5-12-04 15:05:59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罗欢):中国与智利虽然相距遥远,却有着十分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1970年12月15日,智利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南美洲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中智建交45周年之际,智中文化协会会长、智利前驻华大使费尔南多·雷耶斯·马塔先生近日接受了国际在线记者的采访,就新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谈了自己的看法。

  2015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根据“十三五”规划,2016年至20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针对不少西方人士持中国经济衰退论的看法,马塔认为,中国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有利于继续保持经济发展良好态势,“他们(持中国经济衰退论的人士)忘了一点,就是当中国在2000年和2001年经济增速达9%、10%的时候,经济总量很小。如今虽然增速在放缓,是6%甚至可能会更低,但经济总量大了,增长将会更持久稳定。因此,从长期来看,经济‘新常态’是更安全的。”

  2016年将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在同时担任智利安德烈斯贝洛大学中国-拉丁美洲研究中心(CELC)主任的马塔看来,中国正在改变增长模式,国内愈发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会更希望自己能够在一个没有污染、没有负面因素的社会中更好地生活。对于“十三五”规划,他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十三五’规划强烈表达了(中国)想要积极改变的愿望。这种改变很大胆,因为要放弃前三十年不计代价的增长。这表明现在的中国更注重质的发展、科技和创新的发展。同时也展示了当代中国领导人的远见,说明他们明白要跨越到一个新时期。因此,我认为‘十三五’规划其实更像是中国‘新阶段的一五规划’。”

  今年恰逢中智自贸协定签署十周年。根据协定,在自由贸易协定基础上交易的所有智利产品从今年1月1日起实现出口中国“零关税”,包括精制铁、铜矿石在内的主要智利产品都将受益。但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进口有所减少,加上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很有可能对智利向中国出口的铜矿产生影响。对此,马塔持乐观态度:“中国是智利铜矿第一大出口市场。很有意思的是,智利对中国铜的出口量几乎没变,只少了一点点。但由于价格有所降低,势必还是会造成一定收益上的损失。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得适应过来,结合智利本国的经济形势、开辟新的市场。我相信,等到中国2018年、2020年完成结构调整后,会促成相当一部分科技、城市、电动车和环境领域的新项目对智利的铜产生需求。”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