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外媒:集中供暖可推高GDP PM2.5折射中国经济减速
2015-12-02 04:08:23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如果天气预报准确无误,中国北方多个省份2日会清晰看到久违的太阳和蓝天,此前一周严重的雾霾笼罩北方地区,面积一度达53万平方公里。中国北方的这一波雾霾11月26日夜间就开始了。27日,京津冀区域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9个城市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28日,灰霾面积扩大到53万平方公里,多家外媒强调,这超过西班牙的国土面积。29日上午,10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21个城市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当天北京发布2015年首次“橙色预警信号”。30日,北京城区多个站点PM2.5浓度突破600微克/立方米。

  严重雾霾通常与两个原因有关:天气静稳和污染物排放量大。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及周边刚下完雪,之后温度回升,冰雪融化适度增高,这样的天气难让污染物扩散。北京社科院副院长赵弘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事实上,雾霾的成因应该主要是天气。他说,以APEC蓝为例,蓝天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出现,主要原因并不是我们的停产措施,而是气候条件,APEC期间也有两三天空气质量不太好。

  美国《哥伦布电讯报》1日报道说,北京的污染部分来自汽车尾气,但最近的雾霾更可能是因为季节性烧煤供暖,煤是巴黎峰会聚焦的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中国北方通常11月天气寒冷,一旦政府允许燃煤锅炉开工供暖,烟雾会持续增加。CNN称,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耗中依然是“煤炭为王”。

  “PM2.5折射出的中国经济减速。”《日本经济新闻》1日如此解读中国雾霾。该报称,“一名中国政府相关人士”指出经济减速的影响,“如果加强集中供暖,就能够推高经济指标的数字”。由于促进煤炭的大量消费,具有在一定程度上推高GDP的效果。中国各地方政府实现经济指标的压力很大,因此容易受到过度加强集中供暖的诱惑。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11月初,中国东北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成为雾霾重灾区,沈阳PM2.5一度超过1000。沈阳市环保局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雾霾和供暖并无直接关系,但5天后中国环保部通报东北地区重污染天气督查情况,被点名的污染源,大多与供热有关。报道称,各级政府对于雾霾的原因各执一词,这正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治理时面临的残酷现实。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环球时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