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香港“名门之后”谈青年问题:外来竞争不能成为不努力的借口
2015-12-01 21:57:00
 

  中新社香港12月1日电 (记者 卢哲)“竞争是全球化的,幷非香港青年独自面对的问题。这不能成为香港青年不努力的借口。”霍启刚、刘鸣炜、梁宏正——三位来自香港知名家族的“名门之后”,谈起香港现时的青年问题如是说。

  由香港贸发局及环球香港商业协会联盟主办的香港论坛1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三位继承家族企业的“名门之后”霍启刚、刘鸣炜、梁宏正分别毕业于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剑桥大学,都是30岁出头,也出任香港的社会公职。他们在现场,用英文分享了自己对青年问题的看法。

  作为著名企业家、霍英东的孙子,霍启刚现任霍英东集团副总裁,正在积极参与家族在广州南沙港的发展项目。南沙港之前属番禺,是霍英东的家乡。南沙港的大型发展项目是霍家三代的事业目标。

  霍启刚在现场介绍了南沙港的项目,强调珠三角地区值得香港重视,幷鼓励香港与广州的年轻人合作发展。霍启刚表示,规划项目时,应该重视青年的审美,“他们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而青年在创业时,应学会与政府沟通。

  霍英东、霍震霆对中国体育事业有着诸多贡献,霍启刚作为奥运跳水冠军郭晶晶的丈夫,也看好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幷强调香港青年具有创造性,若抓住机遇,相信能有一番作为。

  霍启刚强调,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对工作的兴趣比薪水更重要,因此企业、社会要重视培养青年对工作的认同感。

  而谈到青年面对的外来竞争问题,华人置业集团主席刘鸣炜表示,与全球的年轻人一样,香港的年轻人希望得到更好的教育、工作及发展机遇。但竞争全球化是普遍现象,幷非只是香港青年要面对的“特殊困难”。“无论是来自内地的青年、还是来自国外同龄人的挑战,都是不可避免的,这不能成为香港青年不努力的借口。”

  刘鸣炜表示,面对竞争不应抱怨,而应抓住机遇努力学习,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政府应通过更多的渠道,让年轻人更了解政府政策,幷愿意更多的听取年轻人的意见,通过双方的互动,促进发展。

  香港新兴织造厂有限公司董事梁宏正强调,青年、尤其是香港青年,不能有自我封闭的心态。他分享了一个故事,指出:“一个香港的学生,不去跟同宿舍的外地学生对话,如何能理解别人,扩大自己的视野?对话是编织网络的重要方式。”

  霍启刚则认为,香港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开放包容,“如果制止内地学生、外国学生来港读书,香港人只会变得毫不进取。让自己进步才是应对竞争的最好方式。”(完)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