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伪装后的荷兰扫雷舰“亚伯拉罕·克里贾恩森”号
1942年2月,为了占领荷属东印度群岛(今印度尼西亚)的油田,日本军队发起了爪哇海战役。在这场被称为“自1916年日德兰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海战”中,由荷兰、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舰艇组成的ABDA联合舰队被凶悍的日本海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两艘巡洋舰、三艘驱逐舰被击沉,到最后驻爪哇岛的荷兰皇家海军只剩下四艘尚有活动能力的舰艇。
四艘军舰眼见大势已去,遂决定集体突围。从地图上看,它们离盟国澳大利亚的港口最近,于是四舰全速向那里急进。可是,整个爪哇海域都被控制了,到处都是悬挂着旭日军旗的日本战舰,荷兰人很难躲开敌人的追击。十几个小时里,四艘荷兰军舰中的三艘都被日本海军游击部队打沉了,只剩下扫雷舰“亚伯拉罕·克里贾恩森”号利用夜暗躲到一座荒岛附近。
这艘1937年服役的扫雷舰虽然“年轻力壮”,但“腿脚”着实不够利索,最大航速只能达到15节。另外,作为一艘以扫雷为专业的舰只,“亚”号上的自卫武装也少得可怜,只安装了一门75毫米口径主炮和两门20毫米瑞士生产的“厄立孔”高平两用机关炮。如果在空旷的海面上遇到拥有重炮和高速鱼雷的日本军舰,“亚”号既跑不掉,又打不过,很容易变成对手的“活靶子”。
怎么办呢?包括舰长在内的45名水兵来了一番“头脑风暴”。经过讨论,舰长做出决断:“大家跟我上岸砍树去!”一头雾水的水兵们显然没跟上舰长的思路,舰长只能耐心地给手下解释什么叫作“磨刀不误砍柴功”:“我们到岛上去砍树,不是为了给舰上的蒸气锅炉当燃料烧,而是要给整条军舰穿上‘新外衣’,以便能在面前瞒天过海。”
恍然大悟的水兵们立刻涌上小岛,热火朝天地当起伐木工。忙活了一天后,“亚”号扫雷舰的甲板上堆满了连枝带叶的树干。舰长命令把它们捆扎成“丛林模型”,尽可能遮盖住暴露在外的舰体,那些实在盖不住的地方,就用油漆喷涂成岩石或峭壁的样子。
到了天亮的时候,停在海面上的“亚”号几乎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而在原来的位置上突然冒出一座绿树如荫的“小岛”,这就是舰长给军舰穿上的“新马甲”。要知道,印尼海域的大小岛屿加在一起据说有1.8万座,像这座由荷兰军舰扮演的“小岛”,看都不会看一眼。不过为了谨慎起见,“亚”号舰长仍然命令军舰只在夜间慢速行进,在日出之前会停靠在邻近岛屿周围,继续当起“临时小岛”的角色,以防起疑心。
就这样,小心翼翼的“亚”号扫雷舰用了整整八天时间,终于到达澳大利亚西部的弗里曼特尔港。在此过程中,耀武扬威的日军战舰几乎与它擦肩而过,还有几十架日本侦察机从荷兰军舰头上飞过,但谁都没发现这座“小岛”的秘密。
据记载,“亚”号是最后一艘撤离爪哇海域的盟军军舰,它到达澳大利亚后一直坚持作战,直到太平洋战争结束。1955年,荷兰海军博物馆将退役的“亚”号扫雷舰买下来,改装成一座纪念舰。
赵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