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剖析喜宴成“剩宴”食物浪费背后:多因讲面子比排场
2015-11-26 10:22:00
 

  据报道,在参加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时,摆在世界各国领导人面前的餐盘,里面装的居然是由“厨余废料”做成的午餐。这顿精心布置的午餐,意在凸显现代饮食惊人的浪费现象及其对气候变化加剧的影响。根据联合国数据,全球28%的农业用地所生产的食物都被丢掉或浪费,每年造成的损失相当于33亿吨的碳排放量。

  在我国,有调查显示,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每年至少倒掉约2亿人的口粮。近年来,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一些地方“舌尖上的浪费”仍不同程度存在。

刺眼的“剩”宴,城乡都常见

  进入10月后的一天傍晚,半月谈记者来到贵阳市区喷水池一家自助海鲜烧烤店就餐,看到餐桌上放着一块温馨的提示牌:“勤拿少取,避免浪费”,同时规定,如餐桌上剩余食品总计超过300克,将多收取一位顾客的费用。

  尽管有这样的措施,仍有被顾客浪费的食物。记者观察到,一名女服务员正在收拾邻桌,只见3盘尚未吃净的炒花甲倒入垃圾桶中,烤架上还有七八只小龙虾,不少鱿鱼和蔬菜没有吃完,加起来已然超过300克,并没有工作人员阻止或试图处罚。记者与服务员闲聊,她说自己从贵州山区的农村到这里打工,每次倒掉这些菜,都觉得很可惜。

  “不少客人往往高估了自己的食量,造成多拿吃不完。具体浪费了多少,我也没准数。”前台负责人说。他这样解释从未兑现规定的原因,“怕得罪客人,影响回头客,我们一般也不会多说什么。”同时,他还补充道,“我们餐厅浪费还算少的。据我了解,有些自助菜品供不应求相当一部分原因都是客人取用不当所致。”

  不光城市,农村浪费现象同样不容小觑,尤其是以各种名义操办的酒席。今年国庆期间,湖北国家级贫困县巴东沿渡河镇一户人家过喜事,前来吃酒的人络绎不绝。据户主介绍,摆了上百桌,光食材就花了4万多元。剩菜后来周边几家人帮着吃了3天还没完,最终只能喂猪或直接倒掉。当地一位老人说,现在有钱了,不像以前那么艰苦,但这样糟蹋粮食实在令人心疼!

  记者在贵州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黔西南州安龙县采访时,几位基层干部反映,当地一些人家办酒席也存在浪费现象。当地办酒席习惯上“十大碗”,桌上剩菜是常有的事,一些流水席甚至出现客人都走光了,菜还在继续上的现象。

  “面子观念”不除,餐桌恐难“光盘”

  采访中,一些基层人士认为,浪费之所以变成许多人的一种惯性,除了缺乏点菜经验外,更多的是为了讲面子、比排场。

  在大多数人眼中,“习惯多点些,不剩就表示没吃好”、“请别人吃饭,宁愿点多些剩下也不能不够,那样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谁都知道道理,当到自己身上时,还是情不自禁地铺张起来”……多位市民对餐桌上的浪费颇有感慨。

  不过,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不同场合、参与吃喝的人亲疏关系不同,对应的浪费状况却有差别。曾有研究机构注意到,商务宴请、公务吃请浪费最重;亲友聚餐、家庭聚餐则相对较轻,因为是否自己买单会影响到对食物的消费欲望。

  湖北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刘耀东认为,大吃大喝的招待方式成为不少人讲面子、讲排场、体现热情的表达方式。中国已经过了劝人吃饭的年代,倡导文明、理性就餐的生活方式,减少浪费,需要移风易俗,更需要每个人的反思和努力。

  食物浪费并不仅仅局限于消费过程中。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吴子丹曾于2014年表示,我国每年仅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浪费就超过700亿斤。

  对此,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易新涛认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口规模的惯性增长,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趋势仍在继续,而现实情况是耕地、水资源等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增加,甚至面临日趋缩减的危险,除此之外,气候变化也可能对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如果严重浪费粮食的现象不加控制,粮食供需问题将会雪上加霜。

  从多个环节改进,“节约工程”须常抓不懈

  今年10月16日是第35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埃瑟琳·卡津呼吁全球社区行动起来帮助实现世界零饥饿。她说:“让我们想象一下2030年的夜晚,那时没有一个儿童、女人或男人需要饿着肚子睡觉……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在2030年前实现零饥饿。”

  但这个国际性节日,知道的人可能并不多。《朱子家训》曾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多位专家表示,节约粮食、减少食物浪费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宏观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微观的点滴努力。其中,加强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监管必不可少,要采取新措施、新技术,切实提高粮食及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

  在储存上,记者从贵州省粮食局获悉,近5年来贵州省积极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37亿元,为55.7万农户配置了新型小粮仓,使农户储粮损失率由8%减至2%,全省农户减少储粮损失约4万吨。

  在加工上,记者在贵州兴仁县薏仁米产业加工园了解到,该县与清华大学、贵州大学、省农科院等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已获得烘干、碾米两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实现从传统的粗加工到先进机械大规模加工,再到流水线精加工。据兴仁县农业局副局长杨继勇介绍,以前市场上没有适用于薏仁米耕、种、收的农机,而用其他农机会造成大量跑漏。后来改进机具,既把浪费降到最低,又把效率提到最高。

  而在最末端的消费环节,有调查显示,“媒体引导合理消费”、“服务员对点餐量提供合理建议”、“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带头节约”成为老百姓最支持的对策。而出台减少食物浪费相关法律规定、饭店推出半份菜、对积极倡导合理消费的餐厅给予奖励,建立食品节约基金、适当奖励光盘顾客等对策的支持率占80%以上。

  “这些来自民间的呼声从多个侧面说明,在推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提高人们的节俭意识,减少食物浪费,应持之以恒地进行调整和完善,绝不能搞一阵风式的整治,过早画上句号。”刘耀东表示。(半月谈记者 向定杰)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半月谈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