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似乎又“摊上事儿”了。昨天,中信证券虚增互换业务1.06万亿的消息在市场中广为流传。中午,中信证券紧急回应称,因系统升级造成对外报送个别信息的错误。
中证协报告
揪出中信证券
事情的起因源于中国证券业协会的一份报告。11月24日,中证协公布了场外证券业务开展情况报告。报告称,发现中信证券自2015年4月至9月报送的场外衍生品月报数据出现重大误差,造成其间各月互换业务新增规模及终止规模同时虚增(累计虚增额达10633.63亿元),但未对每月存量规模造成影响。
中证协指出,“该误差影响范围包括2015年4月至9月各期《证券公司场外业务数据统计报表》中互换业务月度新增、终止及年度累计规模,相关数据已在本期报告中予以修正。协会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发现违规情况将视情节相应采取自律管理措施。”
虚增可掩盖
资金真实去处?
专业人士指出,互换业务,是指证券公司与投资者根据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期限内针对特定股票的收益变现与固定利率进行现金交换。包括固定利率和股票收益互换、股票收益和固定利率互换、股票收益和股票收益互换三种类型。
一位熟悉收益互换的市场人士称,虚增业务规模,可能为了掩盖资金的真实去处。“因为融资融券额度有上限,券商手里即使有钱也会碰到天花板,于是资金可以走收益互换,而且很隐蔽。虚增的这些钱可能做了其他的用途,最后被发现没有用来做互换业务,所以才是虚增。”但也有券商认为,如果掩盖资金去向,是需要在信息披露上做文章的,并不需要在中证协的专项统计上虚报,因为这只是个专项数据。
中信证券:
技术上误报
不过,中信证券有关人士昨天回应称,该数据确实属于“技术上的误报”,是公司系统升级造成对外报送个别信息的错误,主要涉及互换业务2015年4月至9月新增规模和终止规模的数据错误,但存量规模数据是正确的。
中信证券同时称,公司在发现相关问题后,已于11月初进行了数据更正。当前公司互换业务的规模不超过400亿元。此外,有券商人士称,今年4月份起,中证协开始要求各家券商逐月报送场外证券业务数据,其中包括收益互换等衍生业务数据。9月份后,中证协变更了场外数据报送格式。而中信证券的误报期,刚好发生在中证协要求逐月报告的4月到9月内。
(首席记者 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