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花样作死”的IS还有活路吗
2015-11-24 08:21:28
 

  当地时间22日凌晨,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及其编队抵达地中海东部海域,将展开在叙利亚打击恐怖分子的行动。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昂当天表示:“航母从23日起开始执勤。”航母指挥官埃里克·马尔布鲁诺也表示,23日起,“戴高乐”号对IS实施打击。

  从9月30日就开始出兵叙利亚的俄罗斯加大了力度,派出了三型战略轰炸机,甚至发射了X101超远程隐身巡航导弹,还使用了潜射巡航导弹和无人机,这也是俄军这几种武器首次实战。

  俄罗斯《新消息报》22日报道称,正在地中海东部游弋的法国“戴高乐”航母号与俄罗斯军队建立了联系,俄罗斯和法国将结盟共同打击IS。值得注意的是,俄总统普京亲自下令俄海军舰艇将为“戴高乐”号航母提供作战掩护。

  同时,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母“杜鲁门”号将赴中东,并与“戴高乐”号航母会合,共同打击IS。

  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还公布一份有关防务政策的战略评估,他透露,英国将寻求在未来5年内增加120亿英镑(约182亿美元)的防务开支,以应对包括IS在内的外来威胁。

  “花样作死”的IS会不会被各大国群殴致死?专家的回答是:不一定。记者采访了两位钱报智库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和著名军情观察家宋忠平,对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五大国针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博弈,就以下这几个话题一一做了解读。

  俄罗斯“牛刀杀鸡”向西方展示实力

  意在为乌东降温

  宋忠平:从俄罗斯的角度看,这是一次真刀真枪的反恐。同时,把叙利亚反恐作为新老武器的演兵场,同时也是秀场。

  从另一个角度,正如普京所言,俄罗斯要先发制人,既然要打击就要是毁灭性的。等到恐怖分子渗透进俄罗斯本土,那就晚了。所以才会下如此大的决心,对IS进行集中打击。

  金灿荣:俄罗斯打击IS,其目的首先是扶持、稳住阿萨德政府,逼迫美国与其在中东合作;第二,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让乌克兰东部局势的关注度骤降,减轻其所受的压力;第三,俄罗斯本身也受到恐怖分子的严重威胁。从长远看,让伊斯兰极端组织坐大,必然会威胁本土民众。

  宋忠平:俄罗斯如此集中地动用重量级武器,尤其是战略轰炸机和隐身巡航导弹,完全是“牛刀杀鸡”。这是在向西方“秀肌肉”。因为乌东问题还没有解决,甚至克里米亚也还存在变数,展示自己的力量,迫使美国在这些方面让步。

  法国的介入让俄罗斯底气更足

  但最终要地面部队解决

  金灿荣:法国强势介入打击IS,普京不失时机地向法国示好,称其为盟友,而奥朗德的回应也比较积极,这让俄罗斯底气更足,美国就有些尴尬。

  宋忠平:至少从目前看,法国与俄罗斯有望建立实际的反恐联盟,有望做到相互之间军事力量的配合、情报共享,但仅靠这两国还不够,必须有美国加入进来。目前,俄法美各自为战,缺乏联合规划。要实现联合协调打击,就要分区划片承包、信息共享,你打哪一块、我打哪一块都要明确。

  另外,仅靠空中打击是无法消灭IS势力的,需要与地面部队的紧密配合,对IS武装分子进行包抄、围困、歼灭。最终解决问题还得靠地面部队。

  这里的地面部队,可以是阿萨德的政府军陆军,也可以是自由军、库尔德、伊拉克政府军。如果三方能够做到协同作战,那么打击IS的效果就会明显得多。

  其中,最重要的是情报共享,美俄掌握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情报搜集网,他们需要和反恐联盟内的其它国家共享相关情报,然后把敌情分成若干区块,让不同的国家来执行不同的情报搜集以及相关的军事行动。如果美国只把情报攥在自己手里的话,那就会对反恐带来很大的问题。

  此外,英国议会马上要讨论要不要出兵打击IS,在议会通过的可能性很大。那样的话,联合国五大国都加入了反恐联盟。

  只要中东一些国家纵容立场不改变

  IS这颗毒瘤很难被根除

  金灿荣:美国对于IS态度暧昧,虽然去年开始就拉起一个65个国家组成的所谓反恐联盟,但很多人都认为美国是在假打,“雷声大雨点小”。

  IS为什么像个“打不死的小强”?最关键的原因,背后有着强大的靠山,中东一些国家在暗中支持。普京在G20开会时公开说,IS有40个国家的资助,其中包括G20会员。

  IS的财源主要靠卖石油,他们的石油输出网络就在沙特等国的眼皮底下,只要掐断这些管道,那就是对IS的釜底抽薪。可是反恐反了这么久,IS还是能舒舒服服地卖石油赚钱,如果不是因为某些国家不作为,又怎么可能发生呢?

  如果中东等一些国家不放弃对IS纵容的立场,那么IS这颗“毒瘤”就很难被根除。

  国际反恐应治标又治本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才是最有效的标本兼治

  宋忠平:中国支持联合国通过打击IS的决议,但要不要出兵叙利亚参与实际打击IS的行动,需要先根据实际情况做评估。

  金灿荣:中国被这波恐怖主义袭击所波及,但中国短期内应该不会直接出兵。极端恐怖组织的主要矛头并没有对准中国。我们在中东、非洲的大量公司机构人员,以及大批出国游客,随时可能受到恐怖组织的威胁。

  其实,中国反恐不见得要直接出兵攻打,还有很多手段,比如情报交换,比如对于反恐第一线的国家和组织进行经济、培训、武器装备等方面的援助,设法掐断恐怖组织的资金来源。

  宋忠平:反恐时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当地国家,如果伊拉克、叙利亚的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生活有盼头,有包容性的政府,那么就不会有藏污纳垢、滋生IS等恐怖组织的土壤。这才是最厉害的釜底抽薪,“治标又治本”,这正是“一带一路”战略所显示中国式的智慧。

  另外,反恐不能推行双重标准,中国国内目前有以东伊运为代表的东突势力,这些也是恐怖主义。大家必须能达成共识,而不是美国一国说了算,并强加给别国。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